吹毛求疵

作品数:16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唐绪军姜梅红林鹭航陈墨沈铭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扬州市育才小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吹毛求疵又何妨——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8期137-137,共1页王仪娟 
作为一名教师,教师业务大比武应该是家常便饭,每年每个学科都会有各种形式的业务竞赛,每次的比赛总是牵动学校和老师们的密切关注。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次辅导青年教师参赛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教师业务 教学竞赛 数学课堂 业务竞赛 青年教师 学科 老师 学校 
吹毛求疵看教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6年第9期61-62,共2页余贤华 李会娥 
教完了人教版2013年审定的四年级《数学》上册之后,有几处疑惑,现整理如下:1.点哪儿去了。在教学生画角一课时,教材43页总结了画角的三个步骤,我也是按这三个步骤一步步地讲解示范。当我走下去巡视指导时,大多数学生能按三个步骤正确...
关键词:刻度线 画角 内圈 《数学》 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教师教学用书 单位价格 不知道 起跳线 
吹毛求疵中把语文探究学习引向深入
《成才之路》2015年第36期53-53,共1页王爱梅 
从让小小标点放光芒、让小小环节更精彩两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探究可以将语文学习引向更深更新更广的境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究 学习 方式 
价值引导:对阅读教学的“吹毛求疵”——追求本真有效的阅读常态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2期19-20,共2页方敏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多元交流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充满灵性,充斥着智慧、灵感的碰撞。然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根据上课前预设的教案进行知识的复制,而忽视了学生学习...
关键词:价值引导 阅读教学 课前预设 五彩斑斓 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 青海高原 文本解读 教育家陶行知 就这样 
有关人教A版数学实验教材若干问题的商榷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第3期26-27,共2页刘贯宇 
一本好的教材,需要编者和读者长期的共同努力才得以修成.人教A版数学实验教材自从面世以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不少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而编者也精益求精,使得教材不断改进.笔者作为...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材 “吹毛求疵” 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编者 读者 教师 求精 
有关人教A版数学实验教材若干问题的商榷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2年第1期15-17,共3页刘贯宇 
一个好的教材,需要编者和读者长期的共同努力才得以修成.人教A版数学实验教材自从面世以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不少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而编者也精益求精,使得教材不断改进.笔者作为...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材 “吹毛求疵” 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编者 读者 教师 求精 
对作文教学评价的“吹毛求疵”
《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姜梅红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当前把有效教学落实到小学语文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落实有效作文教学评价。作文评价是教师根据一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对学生...
关键词:学生作文 教学评价 “吹毛求疵” 小学语文教学 习作水平 教学过程 语文学科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三个“要不得”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2期36-37,共2页王志民 
经历了五年多的风风雨雨,很多老师正在逐渐走出对新课程理念那种膜拜情节,平静中少了一蹴而就的冲动和浮躁,激进中多了些冷观静察的理性和思考。然而,在一些研讨活动中,我也发现个别老师把握理念的偏颇,行为演绎的失当,显然悖离...
关键词:有效教学 “吹毛求疵” 新课程理念 研讨活动 课改理念 老师 演绎 悖离 
课堂教学不妨“吹毛求疵”
《新课程(下)》2006年第11期26-26,共1页钟庆生 
成语“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换句俗语来说,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这种做法纯属居心不良、挖空心思,是不值得效仿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妨从逆向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际工作 教学方法 评课 学生 教学法 贞观之治 成语 重新审视 家长 
吹毛求疵看课堂——对几个数学案例的剖析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12期16-17,共2页刘莉 刘全祥 
新课程推进到今天,应该说,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金无足赤,课无完课,因此,本文撷取新课程课堂中的部分片段,加以解剖,以求精益求精,推动新课程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案例 新课程 深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