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

作品数:5586被引量:5942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常华锋张禧谷凤艳王春杨庞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高考改革遭遇“应试教育”掣肘的多因素分析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3期54-55,共2页边新灿 李祎 范笑仙 
新高考改革以学生为本、通过文理融通扩大选择空间、探索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的改革取向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同,但是在选科等具体环节上则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功利性、应试性倾向,满载素质教育理想的改革遭遇功利应试惯性的顽强阻碍...
关键词:过程评价 素质教育 以学生为本 新高考改革 选考 改革取向 排课 露出水面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何以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评介被引量:1
《地理教学》2019年第11期1-1,共1页陈曦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却在现实操作中屡遇瓶颈。怎样打破教学惯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深度教学?老师应该在课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讲授法是否该被完全摒弃?这些问题困惑着许多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本 理想 评介 一线教师 新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教学惯性 
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中国课改——回首我与中国相互学习的六十年
《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1期3-22,共20页市川博 沈晓敏(译) 李雨菡(译) 沈聪(译) 
笔者大学二年级开始迷上了中国研究,冒着丢失工作的危险,突破冷战时的研究禁区,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展开研究,研究成果最终得到日本学术界的接纳。后又执念于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在社会科领域推进问题解决学习。1980年代末开始频繁到中国考察...
关键词:课改40年 儿童中心主义 以学生为本 课例研究 社会科 
基于“运动负荷”解析体育课堂教学被引量:1
《青少年体育》2016年第4期102-104,共3页李世春 
“健康第一,学生为本”是《体育与健身》课程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笔者依据对运动负荷与指导思想的理解,其真正意义有两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讲,一堂课始终围绕学生来设计,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享受乐趣、体验成功、自主发展、掌握...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运动负荷 《体育与健身》 以学生为本 解析 教学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 课程教育 
未来课堂,到底要改变什么被引量:4
《上海教育》2013年第21期14-14,共1页张际平 
从认识上讲,未来课堂似乎与信息技术、环境创设、装备配置、条件改善等方面有关,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出发点。 未来,正来、已来,这就是当前“未来课堂”的写照!未来课堂顾名思义是指“将来”的课堂,而...
关键词:课堂 “将来” 时间跨度 以学生为本 信息技术 环境创设 装备配置 以人为本 
一个学生也没来与一流大学评价被引量:1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年第3期10-14,122,共5页张会杰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校级"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XRZZ2011025);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发展机理的多学科探究:理论解释及实证分析"(10YJC880122)
大学生对待讲座与上课的热情程度反映了不同文化下学习风格的差异,以此作为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并不可靠。尽管中国大陆大学生愿意听很多很多的课,并热衷名人讲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选择能力的相对缺乏以及对权...
关键词:学习风格 一流大学 大学评价 尊师重教 以学生为本 
钱青慧:让作业被学生当做礼物来接受
《现代教学》2012年第4期17-17,共1页钱青慧 
新课程教学中的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应避免传统数学作业的弊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在设计数学分层作业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分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作业类型的选择,使不同类型...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数学作业 礼物 分层设计 新课程教学 尊重学生 分层作业 作业类型 
成功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现代教学》2011年第3期48-48,共1页陈琪 
张老师在教学突发事件中的机智,巧妙地化生成的“尴尬”为预设的“高潮”,成功地塑造了政治教师专业形象。显然,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必须要有教学激情、有机智、有天赋。这样,教学过程是反映教师“真功夫”组织行为,教学过程包含了诸...
关键词:教学激情 以学生为本 成功 政治教师 教学过程 突发事件 专业形象 组织行为 
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0年第10期15-16,共2页殷克明 
“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何为师生互动呢?我个人认为是师生间的平等,真诚,和谐,愉快的双向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就变成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过程,从...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 数学教学 “以学生为本” 课堂教学过程 “互动” 全面发展 学习 高中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基于“以学生为本”视角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年第9期64-66,共3页杜永清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热爱、信任、赏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