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波

作品数:3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莞市沙田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解法数学中考题解题中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数学研究》《高中数理化》《数理天地(高中版)》《中学生数学(高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造等比数列四则
《数理天地(高中版)》2015年第1期10-11,13,共3页何勇波 
类型1 等差数列乘等比数列型 此类型的数列可用错位相减法构造等比数列.例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点(an,bn)在函数f(x)=2^x的图象上(n∈N^*).
关键词:等比数列 构造 等差数列 错位相减法 
利用导数求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被引量:5
《数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9期37-39,共3页何勇波 
关键词:二次函数 最值问题 区间 导数 数形结合 位置关系 极值点 单调性 
有关直线方程的漏解例析
《数学通讯(学生阅读)》2006年第11期18-18,共1页何勇波 
关键词:漏解例析 直线方程 解析几何 解题 
一题五法求轨迹方程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6年第10期29-29,共1页何勇波 
高二数学课本第72页(人教版)习题7.6第8题可以用五种方法解答。一题多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轨迹方程 一题多解 学习兴趣 人教版 高中 数学 
二次函数区间最值的类型与解法
《数学通讯(学生阅读)》2006年第7期1-3,共3页何勇波 
关键词:二次函数 解法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举例说明 单调性 区间最值 高考 数学 
考查特例 探求规律——中考中探求规律题的分类及解法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5年第10期22-25,共4页何勇波 
所谓“探求规律题”,就是试题中先提供课本上从未出现过的一个表(格)、若干个式子(包括等式和不等式)或若干个图形,通过观察所给出的表格、式子、图形中某些特殊数之间及特殊图形中两个量之间的特点与联系,然后总结规律,将这些特殊的数...
关键词:代数式 
导数应用(高三)
《数理天地(高中版)》2005年第7期18-19,共2页何勇波 
例1已知{an}是等差数列,且a1=2,a1+a2+a3=1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令bn=anxn(x∈R),求数列{bn}的前n项和公式.(03年北京春季高考)解(1)设数列的公差是d,则由(*)得3a1+3d=6+3d=12,解得d=2,
关键词:等比数列 构造函数 减函数 
中考"阅读"题的类型与解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何勇波 
“阅读”题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出现的新题型.“阅读”题是先给出课本上从未出现过的且对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段材料,这段材料是介绍某个数学概念、公式、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读懂这段材料、并且能够运用材料中的概念、公式...
关键词:“阅读” 考生 中考 新题型 数学概念 例题 公式 类似 个数 解析 
探索性问题的类型与解法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4年第12期26-30,共5页何勇波 
探索性问题是指命题缺少某个(些)条件或未给出问题的结论,需要通过分析、推理、补充某个(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它跟传统的解答题与证明题的区别在于:解答题与证明题是根据已知条件由因导果或从结论出发的执果...
关键词:探索性问题 已知条件 结论 解法 解答题 证明题 数学问题 猜想 解题 推理 
有关圆的中考题的漏解及析因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何勇波 
关键词:漏解 中考题 已知条件 图形位置 特殊情形 考生 “陷阱” 命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