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建广

作品数:73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晋州市实验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赏析数学教学思维品质中考题信息转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数学月刊》《数学大世界(初中版)》《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云南教育(中学教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rahmagupta定理及其推广与应用
《初中数学教与学》2023年第1期11-13,共3页苑建广 
一、Brahmagupta定理及推广Brahmagupta定理如图1,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C⊥BD,自对角线的交点P向一边AD作垂线,其所在直线必平分其对边BC.反之亦然.简证如图1,过点B,C分别引MN的垂线,垂足为E,F.易知ΔBEP∽ΔPMA,ΔPMD∽ΔCFP.
关键词:Brahmagupta定理 四边形 对角线 垂线 
做有深度的数学教学——关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教学案例分析被引量:1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0年第7期43-48,共6页苑建广 
深度数学教学应着意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角度展开.发展抽象能力,重在营造探究氛围,强调变式教学,关注数学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本质、活跃思维、语言“互译”;发展推理能力,要注重归纳通性、通法,把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结合起...
关键词: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深度教学 
一叶串联综合应用,奇趣促进深度探究——一节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被引量:3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苑建广 
数学复习课要注意站在更高的层面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还要注意运用新颖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与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探究。在一节初中数学复习课中,教师用一片落叶串联起图形面积、变换以及统计与概率等内容的综...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教学设计 综合应用 深度探究 
善变——数学教学的艺术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6年第10期8-10,共3页苑建广 
一题多思(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若深入挖掘,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思考、演变、拓展,必可深化教学内容,揭示问题实质,促进思维变通,发展创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几何问题变式可以探寻命题...
关键词:变式教学 图形结构 信息给予方式 
激发非智力因素 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6年第7期68-71,共4页赵芝敏 苑建广 
对于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维持、调节、补偿和定型功能.激发非智力因素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感悟知识的本质和联系,渐入佳境;教学实施上要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激发兴趣 教学策略 
潺潺流水在溯源——对一个几何模型及其应用的探索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年第7期80-83,共4页苑建广 
一、模型展示 在图1中,有△DMB-△BNE.延长BM到A,使MA=MB;延长BN到C,使NC=NB;取AC的中点P.连接PM、PN、PD、PE、DE.则有△DPE-△DMB-△BNE.
关键词:几何模型 应用 流水 
勾股定理证明的本质探究及教学启示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年第4期66-69,共4页苑建广 
综观勾股定理的众多奇巧证明方法,其中大部分的本质思路都是:再构造出一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并且让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对应垂直,然后利用由对应边构造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关系,获得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平方关系。这一探究过程对...
关键词:勾股定理证明 变式 本质 思想方法 
“善变”与“深挖”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年第8期37-45,共9页苑建广 
“善变”和“深挖”是数学解题教学中传统而有效的做法。"善变",是指善于变更问题,充分发挥变式教学的优势;“深挖”,意在不断实现对问题的深层解构,从而领悟内容本质、完善认知结构。“善变”有3种常用策略:变更问题条件(包括内里...
关键词:解题教学 “善变” “深挖” 
图形面积的多重角色释读——以2013年中考试题为例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6期82-85,共4页周晓慧 苑建广 
面积是图形的一种固有属性.纵览2013年各地中考试题,几乎找不到一套是与面积无关的.恰恰相反,面积在其中扮演着诸多不同的角色.本文藉此例析,一管之见,权为抛砖.一、作为求解对象——活用方法定面积求解图形面积是最常见的问题,形式多样...
关键词:图形面积 中考试题 释读 固有属性 求解 性问题 例析 
对几何直观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1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年第5期35-41,共7页苑建广 
学生形成和使用几何直观是有水平和层次差异的,最初是建立和形成敏捷、准确的几何直觉,感觉与图形相随;之后是实施和进行深入灵活的几何探索,视觉与思维共行;最终使几何直观成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抽象与形象互辅.发展几...
关键词:视觉图形 几何直观 内涵分析 教学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