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虹

作品数:42被引量:120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现象学教育学现象学实践哲学教师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人民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教育”:居间的构成性存在被引量:56
《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27-37,共11页宁虹 赖力敏 
“人工智能+教育”的基本定位,是最终以人在其中受到教育作为根本。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与建设中,教育不能被作为常量对待,它在人工智能与社会生活多重复合关联中持续变革运动。人的智能是有文化的,“人工智能+教育”不会仅从自...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 居间的构成性 人机融合 智能化教育环境 
师棋推演:教育发生的模拟实现被引量:2
《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127-136,共10页宁虹 孙瑞玉 刘帆 荣利颖 
师棋推演尝试如同兵棋推演战场上作战的发生那样,推演基础教育课堂上教育的发生。基础教育课堂上每一教学内容在学生意识构成中的意义激活,便是一个鲜活的教育的发生。师棋不同于兵棋,它不是一种对抗性的博弈推演,而是基于意义激活发生...
关键词:师棋 模拟推演 发生现象学 构成性 教学设计 
“零距离”教师教育——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探索被引量:10
《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81-89,共9页宁虹 赖力敏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成果
教师教育正发生着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是使得教师教育的历史性变革突出表现出来的标志性事件。"零距离"教师教育是为全日制专业硕士设计的教师专业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在大学的课堂里走出专业硕士水平的基础教育教...
关键词:零距离 教师教育 全日制专业硕士 实践与发生 热爱 质感 
教育的发生:结构与形态——发生现象学的教育启示被引量:25
《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20-27,共8页宁虹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课题批准号:BFA090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发生现象学关于认识发生结构的揭示也为理解教育的发生开辟了思路。原初意义的存在及其在历史传统的回溯中得到探询,意向性的域的构成及其超越功能,先验主体性作为实践的主体性及其构成,以及胡塞尔之后现象学哲学家们在发生现象学方向...
关键词:发生现象学 原初意义 意向性构成 主体性的教育构成 教育的发生 
严格科学地实现素质教育--教师的专业被引量:20
《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4-10,15,共8页宁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课题批准号:BFA090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人的认识来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世界和生活直接的"觉察—意识到"的经历和体验。教育的意义则在于:人可以通过教育使没有经历的人获得关于它的体验。素质教育主要是由学校通过课程实现的素质养成,通过基础教育课程使人类的历史文化传...
关键词:实践哲学 “掐尖”现象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师的专业 
学校、课堂、教与学的现象学
《师资建设》2011年第8期92-93,共2页宁虹 
在生活的经历中,学生总是可以自然地获得意识发生的机会,他们以自己的理解接纳生活中的经历,而每一个经历都可以引起他们直接、原初觉察的意识状态,这种意识的自然发生从未停止过。教育,原本就是这个使意识得以发生的过程——这是...
关键词:现象学 教与学 意识状态 学校 课堂 自然发生 原初意义 经历 
认识何以可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思索被引量:33
《教育研究》2011年第A06期11-16,共6页宁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现象学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095)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认识何以可能"问题的回答上,可以获得现象学与教育学结合的契合点。现象学解决这一问题的独特方式,提供了现象学与教育学结合的启示。在这里,现象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面向,却遵循着同一个明见性的要求——直接的直观。打开"括号"里...
关键词:现象学 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教育学 意识 教育发生 
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被引量:56
《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77-82,94,共7页宁虹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师能力标准研究"(课题批准号:BFA090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师能力标准不仅适用于管理评价和资质认定,而且具有形成和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引导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职能。相关研究在能力的内涵、结构和外延性描述之间缺少内在一致的解释环节,造成教师能力标准研究在教师能力形成与发展的...
关键词:教师能力 教师能力标准 “教”的意识 “教”的理论 “教”的行为 
实践意义与深度介入:“U-S”合作的京沪对话被引量:15
《基础教育》2010年第2期3-14,共12页宁虹 杨小微 
由大学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组成的两支研究团队相会北京,就共同感兴趣的大中小学(即“U—S”)合作问题展开热烈对话,尽管双方对大中小学合作意义的认识“同中有异”,介入学校变革实践的过程与方式却是“异中有同”,对“U—...
关键词:实践意义 深度介入 “U—S”合作 京沪对话 
教师反思何以可能——教师反思的现象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胡萨 宁虹 
现象学关于原意识和反思的理论,对于理解教师之教、教师反思以及教师反思何以可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原意识是人对自己正在发生的行动的觉察,反思则是对这种觉察的觉察,并且是课题化的更具能动性和自觉性的直接觉察。在教的原意识与...
关键词:现象学教育学 教师反思 原意识 能动的我教 教之先对教的拥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