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配制酱油酿造酱油变性淀粉微波蔗糖多酯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合成化学》《粮食加工》《中国酿造》《食品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茯砖茶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条件被引量: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年第8期284-290,297,共8页李欢欢 王超 傅冬和 罗理勇 曾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7D126;XDJK2017C047);茶叶特质性营养品质评价与关键控制点评估项目(GJFP201700504)
经过招募、筛选、培训及评估测试,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茯砖茶感官评价小组。为优化茯砖茶感官评价条件,选择一种市售茯砖茶并按不同的茶水比、冲泡时间、入口温度准备样品,依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共得到18个样品。对18个茯砖茶样品的香气...
关键词:茯砖茶 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 QDA) 响应面法 评价条件 
重庆市生态茶园土壤养分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3期266-266,268,共2页阮红倩 庞晓莉 龙宝玲 王超 兰元发 吴致君 
对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土壤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茶园土壤总体肥力优于普通茶园土壤,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发育,为实现高产优质的茶园打下基础。
关键词:生态茶园 土壤养分 重庆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被引量:6
《食品科学》2010年第24期322-324,共3页邱丹丹 刘嘉 于春焕 王超 赵国华 
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08-09)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对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AHVP)以及添加不同比例(10%~50%)AHVP而得的配制酱油进行类别分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及配制酱油在以PLS主成分为坐标的二维线性投影...
关键词:中红外光谱 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酸水解植物蛋白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鉴别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酿造》2010年第7期7-9,共3页邱丹丹 王超 于春焕 赵国华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本科生创新基金(2009-9)
以氯丙醇、铵盐、乙酰丙酸、氨基酸作为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指标,采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顶空衍生化固相微萃取法等检测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VP)的氯丙醇,采用凯氏定氮法、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与氨基酸,采用...
关键词: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氯丙醇 铵盐 乙酰丙酸 氨基酸 
微波辐射在变性淀粉生产中的应用及设备要求被引量:7
《粮食加工》2008年第3期57-60,共4页王超 
论述了微波辐射在变性淀粉生产中的应用及对设备要求。在变性淀粉合成、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制备淀粉脂、阳离子淀粉制备、羧甲基淀粉钠制备和氧化淀粉制备中都有很好的前景。要求相应的设备能满足变性淀粉的反应速度,提供一定频率的辐...
关键词:微波 辐射 淀粉改性 应用 
青稞饼干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1
《粮食加工》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何李 王超 
利用青稞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奶油、糖、鸡蛋、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研究开发青稞饼干。实验表明,青稞粉与面粉最佳配比为5︰1,最佳配方为:小苏打︰人造奶油︰白砂糖的质量比为0.8︰30︰26,焙烤条件为200℃,10 min,可以得到风味较好的...
关键词:青稞粉 饼干 焙烤 配方 
蔗糖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王超 何李 
概述了蔗糖多酯的组成及性质,重点综述了蔗糖多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法、无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等不同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应用。
关键词:蔗糖多酯 脂肪替代品 合成 应用 
蔗糖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食品与药品》2007年第12A期63-65,共3页何李 王超 
对蔗糖多酯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蔗糖多酯 结构 性质 合成 应用 
(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5
《合成化学》2007年第6期798-800,共3页钏永明 王超 彭云贵 
以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杀菌剂嘧菌酯的重要中间体——(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4),总收率61%。4的结构经NMR表征。
关键词:嘧菌酯 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 (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合成 工艺改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