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娜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感数概念儿童数学课程教育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北京教育(普教版)》《基础教育课程》《小学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抓关键,促“双减”,提升课堂育人实效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年第3期79-80,共2页雷宇 孙雪娜 
落实“双减”的根本在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学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1.深化“学友型”课堂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校进一步深化“学友型”课堂文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
关键词:课堂文化 课堂学习 育人实效 教育教学质量 常态课堂 统整 学段 学习习惯 
整体构建儿童数学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年第6期4-10,共7页武维民 孙雪娜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了整体构建儿童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尝试,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聚焦学科本质,构建融会贯通的数学课程;2.打通多元学习资源,构建拓展课程;3.打通学科壁垒,构建主题融合课程。从而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
关键词:整体构建 儿童数学教育 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第17期54-57,共4页孙雪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要优选教学素材,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关注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开展多元实践活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改变作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中学生 培养 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教育 义务教育 
创设学友型课堂,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第7期9-11,共3页武维民 孙雪娜 
课堂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场所。课堂需要朋友般情感的润滑,让课堂温暖而润泽。课堂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
关键词:正中央 课堂需要 智慧潜能 学习过程 教育智慧 课堂教学 思维碰撞 陈述性 学习水平 教学关系 
在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培养数感被引量:2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6年第3期7-9,35,共4页武维民 孙雪娜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本文主要从重视数概念的建立,重视数位和位值制的理解,重视对大数的感受三方面来论述如...
关键词:数概念 培养 学生 数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