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莉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应用写作创新素质培养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新课改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职业时空》《山东文学》《应用写作》《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男权语境下女性的挣扎与沉沦——合论《金锁记》《雷雨》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狄丽英 吴艳莉 
在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的女性形象中,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曹禺的《雷雨》中的繁漪,无疑是属于"另类"。她们个性强悍,"失去了母性",且极具破坏力;她们没有享受过人生的幸福,却又亲手毁了自己儿女们的人生。
关键词:《金锁记》 《雷雨》 曹七巧 繁漪 周朴园 周萍 季泽 周冲 生鸦片 一个女人 
也说《伤逝》的悲剧意蕴
《山东文学》2008年第Z1期196-197,共2页吴艳莉 狄丽英 
在对《伤逝》的众多阐释中,大多肯定涓生的忏悔和探索精神,批评子君的不觉悟导致了爱情的幻灭和人生的惨剧,这显然是"无意识中陷入了男性优越的传统思想陷阱"。文本中,子君是一位"失语者",我们听不到她的心声,呈现的即男性话语场中的子君,
关键词:子君 涓生 爱情追求 探索精神 男性话语 传统思想 文本语境 悲剧意蕴 无意识 失语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创新学习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第10期59-60,共2页吴艳莉 狄丽英 
为适应未来创新社会的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和实战问题情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其创新学习,使其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 问题情境 创新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的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被引量:3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10期101-102,共2页吴艳莉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 师范教育 基础教育 创新素质 
浅谈高师职业素质教育被引量:1
《职业时空》2006年第08X期58-59,共2页吴艳莉 狄丽英 
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教师,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从“量”的满足过渡到了“质”的提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学历和高素质的教师日渐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这必将对传统的高师教育产生重...
关键词:职业素质教育 高师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院校 创新意识 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 能力的培养 
营构活动教学 拓展写作思维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5期123-124,共2页吴艳莉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营构模拟情境、合作写作、实战演练等形式的活动教学,充分发挥其灵活、流动、开放的特点,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应用写作思维,拓展其思维空间,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关键词:活动教学 思维训练 应用写作 
创新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被引量:1
《应用写作》2006年第4期40-41,共2页吴艳莉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劳动和思维创造,它不仅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探讨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要把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最终实现写作目的。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定。这说明写作并没有固定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写作目的 培养 思维创造 精神劳动 应用写作 本质规律 创新思维 语言表达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质性评价策略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89-90,共2页吴艳莉 
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恰当运用质性评价的“助推器”策略、“催化剂”策略和“供需桥”策略,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质性评价 教育策略 素质教育 
情境构建与能力培养——应用写作课情境教学探索被引量:3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96-97,共2页吴艳莉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构建竞赛讨论、模拟现场、实战演练等形式的可操作情境,充分发挥其灵活、流动、开放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实践等能力,达到应用写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 情境教学 情境构建 能力培养 写作能力 综合素质 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