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樟树籽仁油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中碳链甘三酯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3
《中国脂》2004年第6期47-49,共3页韦一良 罗登林 胡健华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 0 0 1ABB0 6 5 )
樟树为原料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用醇解法合成和纯化中碳链甘三酯的生产工艺 ,得到了中碳链甘三酯生产工艺的最佳条件及产品的物性参数。结果表明 ,该法工艺简单、能耗小、副产物易于分离且环境污染小。通过对所得产品的物化...
关键词:中碳链甘三酯 樟树 醇解法合成 生产工艺 纯化 
樟树的结构和特性分析被引量:9
《中国脂》2020年第1期22-26,共5页冯绍贵 李彦宸 董春怡 文学方 余平 曾哲灵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A32770);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43ACG7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1651);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SKLF-ZZB-20151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项目(SKLF-ZZA-201610)。
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液质联用测定分析了樟树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甘三酯组成,测定分析了其理化性质、融化结晶特性。结果表明:樟树中所含脂肪酸主要是中碳链脂肪酸,其中癸酸含量为60. 25%、月桂酸含量为35. 88%、辛酸含量...
关键词:樟树 三酯组成 理化性质 
萃取方式对超临界CO_2萃取樟树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粮学报》2009年第9期57-60,共4页罗登林 曾小宇 袁海丽 刘建学 徐宝成 
河南科技大学校青年基金(2007QN064)
在超临界CO2萃取中,由于萃取釜中固体物料的堆积和植物致密的外层细胞壁结构,导致其萃取效率的下降。传统的超临界CO2萃取方式通常是采用动态循环萃取(DCE),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萃取,能够保证较高的萃取产率,但萃取时间长,能耗高。论...
关键词:预膨胀 萃取方式 超临界CO2 樟树 
樟树的90 d亚慢性经口毒性评价被引量:3
《中国脂》2024年第7期83-89,100,共8页彭婷 梁丽军 曾哲灵 李美娜 鄢祥辉 夏佳恒 余平 万冬满 文学方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A327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6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516);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43ACG70015);南昌大学食品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SKLF-ZZB-202135);南昌大学食品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SKLF-ZZB-201916);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2BBF63035);江西省科学院省级包干制项目(2022YSBG21021);江西省科学院省级科研院基础研究项目(2022YJC2016)。
为评价樟树的食用安全性,以4.0、2.0、1.0、0.0 mL/kg剂量的樟树对4组SPF级SD大鼠(20只/组、雌雄各半)连续灌胃90 d,研究樟树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探明其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靶器官和可逆性。结果表明:90 d经口毒性试...
关键词:樟树 毒理学 90 d亚慢性经口毒性 食用安全性 
胰脂肪酶催化樟树和甘合成中碳链单甘被引量:6
《中国脂》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曾哲灵 高道龙 龙俊敏 王慧林 邹强 孔令圆 GONG Deming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1C26213604985);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F-KF-201009)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与甘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10 mL)与甘...
关键词:樟树  中碳链单甘 胰脂肪酶 催化 合成 
樟树合成癸/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工艺研究被引量:1
《中国脂》2013年第2期69-72,共4页曾哲灵 王林林 郑菲 奚光兴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A32770)
樟树为原料,通过皂化、酰氯化,碱性条件下与谷氨酸钠反应生成癸/月桂酰基谷氨酸钠盐。研究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丙酮与水体积比以及谷氨酸钠与癸/月桂脂肪酰氯摩尔比对癸/月桂酰基谷氨酸钠合成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
关键词:樟树  月桂酰基 谷氨酸钠 合成 
樟树、全氢化棕榈为原料的起酥基料的表征被引量:4
《中国脂》2019年第11期23-28,共6页毛锦远 马晓雨 胡振瀛 余宁翔 朱雪梅 熊华 
采用专一性脂肪酶Lipozyme TL IM,将樟树和全氢化棕榈按4个质量比(2∶2∶4, 2∶2∶5, 2∶2∶6, 2∶2∶7)进行sn-1,3位随机酯交换制备起酥基料,以物理混合物(PB)为对照对酯交换反应后产品(IP)的脂肪酸组成及熔点...
关键词:樟树  全氢化棕榈 酶促酯交换 中链脂肪酸 起酥基料 
酶法改性樟树制备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质及其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被引量:4
《中国脂》2020年第12期76-80,81,82,83,共8页郑富良 杨斌 黄济勇 杨博 曾哲灵 余平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DFA32770);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3ACG7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651)。
采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催化鱼乙酯和樟树(CCSKO)酯交换制备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h,酶载量10%(以底物质量...
关键词:樟树 结构脂质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理化性质 抗氧化 
樟树的急性及42d高剂量经口毒性评价
《中国脂》2024年第11期59-65,共7页彭婷 梁丽军 曾哲灵 罗苗 鄢祥辉 夏佳恒 余平 万冬满 文学方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A327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6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516);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43ACG70015);南昌大学食品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SKLFZZB-202135,SKLF-ZZB-201916);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2BBF63035);江西省科学院省级包干制项目(2022YSBG21021);江西省科学院省级科研院基础研究项目(2022YJC2016)。
为评价樟树的食用安全性,以ICR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确定樟树的急性毒性剂量和分级;以SD大鼠为试验动物,进行42 d高剂量(4.0 mL/kg)经口毒性试验评价樟树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结果表明:ICR小鼠生理和活...
关键词:樟树 食用安全性 急性经口毒性 亚慢性经口毒性 
不同提取方法对樟树品质的影响
《中国脂》2025年第3期8-13,共6页郭永生 付建平 徐志勇 徐骏伟 章力 王慧宾 吴磊 曾哲灵 文学方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2BBF63035);江西省科学院重点研发计划(2022YSBG21021);江西省科学院省级基础研究项目(2022YJ2016);江西省科学院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22YSBG22029);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一般项目(SZYYB20224534)。
旨在为樟树的开发提供参考,对樟树的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分别以低温压榨法、热榨法、浸出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制备樟树,测定樟树的基本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脂肪酸组成及生育酚、多酚、甾醇、角鲨烯含量,考察...
关键词:樟树 提取方法 脂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