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被动学习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高等数学教学中接受式与发现式学习初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86-88,96,共4页肖业胜 
本文探讨了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差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接受学习是以教师呈现知识为主导的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的学习,两者各有自己的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
关键词:接受式学习 发现式学习 机械学习 被动学习 有意义学习 
对课堂生成性事件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3期38-39,共2页成桂荣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不再是在教师完全预设下,学生被动学习的计划课堂,而是学生打破原有教学设计,主动学习的动态课堂。
关键词:课堂 生成性 实践 事件 新课程背景 传授知识 被动学习 教学设计 
浅谈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技巧
《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28期122-122,共1页付小霞 
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压力也波及学生身上,学生被动学习、思想偏激、心理扭曲等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学生恐学、厌学、逃学,甚至有的看见书就发慌,拿起笔就哆嗦,他们已经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到了一起。
关键词:教学技巧 英语课堂 被动学习 生活压力 快节奏 学生 偏激 厌学 
改进数学课堂练习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考试周刊》2012年第89期55-56,共2页程卫红 
高等数学在高校理论课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教学中学生学不好、学不会高等数学的问题依然存在。改变课堂练习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 课堂练习模式 被动学习 主动参与 
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观周刊》2013年第12期220-220,共1页何高富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
关键词:学习兴趣 激发 数学教学 个性发展 被动学习 数学学科 学习情境 学习氛围 
小学初中数学衔接浅谈
《大观周刊》2011年第32期164-164,共1页李国琼 
初一新生进入中学,面临着课程负担加重,教学内容加深,教学方法相应变化.这时要特别警惕可能出现以往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反而成绩下降。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可塑性大.如何利用这些幼时,结合他们的认识特点,使他们...
关键词:数学成绩 中小学 初中 被动学习 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好奇心 
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
《学周刊(下旬)》2012年第12期164-165,共2页吕云态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然而.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就是“解放”了自己.对探究性学习课堂疏于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堂 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 积极主动 被动学习 学习方式 学习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被引量:1
《启迪与智慧(中)》2014年第5期13-13,共1页储培培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来说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主要特点表现为学习者自愿、自觉、主动、快乐、向上。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也可以对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幼儿在活动中...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的培养 美术活动 幼儿园 学习方式 被动学习 学习情境 主动参与 
抛物线动弦中点到纵轴的最值问题——重视基础,挖掘本原
《上海中学数学》2009年第10期33-34,共2页曹雪刚 
二期课改要求转变传统的教授和学习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同时,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如何从琳琅满目的“题海”中走出来,...
关键词:最值问题 弦中点 抛物线 挖掘 学习模式 二期课改 自主学习 被动学习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探秘被引量:1
《文理导航》2010年第26期20-20,共1页孙菊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指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教学的真正价值。”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想个性...
关键词:被动学习 语文教师 学生 极性 教师工作 特级教师 思想个性 主动学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