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80013)

作品数:39被引量:13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家成张佳陈静伍红林王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中国福利会更多>>
相关期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班主任》《中国德育》更多>>
相关主题:班主任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教育家校合作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班级生活育人价值开发背景下的小学班队活动课型范式研究被引量:2
《班主任》2016年第10期5-12,共8页袁文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重点课题“基于学生发展的小学班级生活实践研究”(B-b/2013/02/272)研究成果
班级生活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在学生价值观形成、行为养成、情感培育、能力锻炼、思维方式更新、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和童年生命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班队活动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能够针对学生特有...
关键词:班队活动 班级生活 育人资源 课型研究 价值开发 范式 小学 行为养成 
是家长的教育参与,还是家长的教育干涉?——论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学校专业性的重建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15年第3期4-7,共4页李艳 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11JJD880013)成果
2014年8月,在本文作者直接参与的某中部地区一所小学的研究实践中,针对是否将班额从46名扩大为50名,学校组织家长讨论。有家长明确反对学校的倾向性意见,坚持认为学校应该信守46名学生的班额承诺,并以积极的思维应对后续挑战。而...
关键词:学校组织 教育参与 家长 家校合作 干涉 教师 中部地区 倾向性 
论学生发展在班级生活中的实现——基于中国学生与班级同学关系的视角被引量: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9-93,共5页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11JJD88001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是如何学习的:基于中国班级建设实践与学习科学发展"(A1306);上海市2013年度"曙光计划"项目"中小学生领导力发展与学生组织建设研究"(13SG27)
人的发展在关系中实现。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创生着丰富的关系,同班同学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这一同学关系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教育价值,它孕育着学生间兄弟姐妹般的关系、平等共存的关系、共同创造的关系和相互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学生发展 同学 关系 班级生活 育人价值 
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被引量:39
《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5-18,共14页李家成 王娟 陈忠贤 印婷婷 陈静 
救助儿童会;上海市M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春雨计划"之家校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11JJD880013)的成果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与发展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上海市M区七所小学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为研究对象,试图清晰地理解家长们的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状态。通过调查发现,虽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处于不利的环...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 家校合作 教育理解 教育期待 教育参与 
以专业性教研活动助推家长的发展被引量:4
《现代教学》2014年第9X期26-29,共4页吴青 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3)的研究成果;救助儿童会、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春雨计划”之家校合作项目的支持
任何一所学校都要和家长沟通,任何一位教师都要与家长打交道,但学校、教师往往倾向于借助外力,如专家资源、网络资源等去影响家长的发展。即便有家长会、家长学校,也大都是信息沟通、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等。而在上海市闵行区育苗小学...
关键词:专业活动 专家资源 教育力量 网络资源 英语课堂学习 信息沟通 上海市闵行区 学习过程 家长参与  
透析学生跨年段交往的实践形态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14年第4期4-8,共5页张佳 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3)研究成果
中小学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跨年段交往,即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的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往,它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独特教育资源。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大量的学生跨年段交往的实践形态。对这一形态进行...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 交往方式 实践形态 透析 日常生活 教育资源 学生发展 交往形态 
外地生融入班级日常生活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14年第5期11-14,共4页张立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11年度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11JJD880013)研究成果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当地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点。融入需从班级层面入手,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的关系世界,提高班级日常活动质量,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班级日常生活的融合,必须坚持多元化、无痕化、阶段性原则。
关键词:外地生 融合 班级日常生活 
透析学生跨年段交往的实践形态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下半月)》2014年第3期4-8,共5页张佳 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3)研究成果
在中小学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跨年段交往,即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的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往,它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独特教育资源。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大量的学生跨年段交往的实践形态。对这一形态进...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 交往方式 实践形态 透析 日常生活 教育资源 学生发展 交往形态 
论班主任动态生成的能力——聚焦当代中国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三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14期38-42,共5页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正在两年前一次面向教育硕士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教学过程中,我特意问来自中小学的教师们:"有没有听说过‘动态生成'……"我故意先说出这十个字。教室里的学员们非常肯定地说"听说过了"!我继续把那句话补充完整:"有没有听说过‘动态生成...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动态生成 专业能力 班级建设 当代中国 能力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 日常生活 学生 生成能力 
论班主任综合融通的能力——聚焦当代中国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四被引量:5
《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16期31-35,共5页李家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JD880013)的研究成果
正2013年5月17日,笔者参与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薛老师任教班级的"五(5)好声音——唱响运动会"主题班队会。为庆祝在校运会中的五连冠,表达对运动精神的敬畏和对运动会中同学们的努力与贡献的欣赏,班主任与学生们共同组织,将班级中"好声音...
关键词:班主任 综合融通 班级建设 专业能力 当代中国 主题活动 学生发展 学科教学 内容结构 班级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