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审美

作品数:99被引量: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柳林陈敏吴宝莹梁俊奇石志群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小学泰州市教育局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焦多元表征 培养数学审美——以苏教版数学第五册“间隔排列”教学片段为例
《小学教学研究》2025年第8期63-65,共3页冯宇顺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美育视野下的学科教学实践案例研究”(课题编号:CJK-L20222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多元表征就是用多种方式来呈现和理解数学。具体是通过图像表征、动作表征、言语表征和符号表征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发展思维,进而发现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图像表征 动作表征 言语表征 符号表征 数学审美 
审美在数学探究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唐恒钧 颜思璇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指向深度理解的‘问题链教学’研究”(DHA200318)的阶段性成果。
从历史上看,数学审美活动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在数学家研究方向的选择中起到引导作用。将数学审美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发挥数学审美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以类似数学家探究数学的方式去获取知识,是更好地实现探究教学的突破之径。教师可以挖...
关键词:数学审美 数学探究 问题提出 数学美 
基于数学审美的高考文化试题教学及反思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23年第9期4-8,共5页刘洪璐 胡晋宾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编号D/2021/01/153).
1.研究缘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认识数学的科学、应用、文化和审美4种价值",选修课程中也设置有《美与数学》[2]课程.数学的审美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落实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 选修课程 高三教学 日常教学 数学审美 课程目标 试题教学 认识数学 
搭建儿童专属的数学审美步道
《小学数学教育》2022年第22期39-40,共2页顾宁燕 
数学与美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独特而唯一、无限而自由,它们都是心灵的最高旨趣。《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首次出现“欣赏数学美”的表达,并在学段目标中分别提出“感受数学美”(第一学段)、“体验数学美”(第二学段)、“体...
关键词:第一学段 学段目标 第三学段 体验数学 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 内在美 数学审美 
剪纸与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黑龙江造纸》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王莉 
在数学这种高度抽象且逻辑严谨的学科中,数学美是科学美和艺术美的融合。剪纸这种镂空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把剪纸与数学融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情感活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
关键词:数学美 审美能力 剪纸 
用学习场景助力学生数学学习
《教育视界》2021年第31期45-47,共3页孙云卓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学习群”(课题批准号:DHA2003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生的学习是置身于场景中的。通过建构适切的学习场景,会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 的学习情境;好的学习场景唤醒学生的数学情感,不断生长学生的数学思维,感悟 悠久的数学文化,孕育学生的数学审美,从而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学习场景 数学学习 数学情感 数学思维 数学审美 
启于数学审美 探得曲线共性——基于2021年全国甲卷圆锥曲线试题的研究被引量:1
《中学数学杂志》2021年第11期61-64,共4页邓清 
追求数学美是数学发现的重要因素,数学家们通过追求数学美而得以发明和创造,数学学习者在数学问题解决时也因对数学的审美意识而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以2021年全国甲卷第20题为研究对象,以审美思想为发现问题的动力源,优化解题策略,并提...
关键词:数学美 审美思想 高考试题 圆锥曲线 
挖掘数学美质 绽放美育之花——数学美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
《成长》2021年第6期68-68,共1页张如芳 
数学美育是中职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挖掘数学美质,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之美,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驱力,也是突破中职数学枯燥、难学这一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数学之美是多元化的美,因此数学美...
关键词:数学美育 数学审美 奇异美 力量美 
在强化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江苏教育》2021年第20期29-32,共4页石志群 
教学内容分析的基本点通常有内容的现实与文化背景、表征方式、探索路径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多角度分析,可以设计出自然地发现与提出问题、自然地发现解决问题思路的思维过程,从而进一步启迪我们设计出符合数学本质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问题情境 数学审美 
数学审美教育的有效之道——以“6.5垂直(2)”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7-9,共3页钟鸣 张泉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资助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后建构’课堂设计研究”(2019JK13-ZB16,课题负责人:薛莺、陈锋)、无锡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D/2018/002,课题负责人:叶亚美)的阶段研究成果.
进行数学审美教育,既顺应数学对象的美学特征,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以“6.5垂直(2)”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论述了实施数学审美教育的有效之道:聚焦数学审美的教材解读、围绕数学审美的教学设计、致力数学审美的教学实施.美育与智...
关键词:数学审美 知识内核 数学魅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