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眼光

作品数:189被引量:5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洪璐史宁中陶剑郭民陈柳娟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学的眼光:从数学抽象到数学模型——以人教版“反比例函数”教学为例
《中学数学月刊》2025年第3期21-24,共4页金鹏 孙凯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重点课题“中学全过程数学建模教学的整体规划与实施研究”(B-b/2024/03/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用数学的眼光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及其结构关系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环节.文章以人教版“反比例函数”为例,设置具体情境,驱动学生经历抽象、建模、再抽象、再建模的活动过程,进而形成数学概念.指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遵循以...
关键词:数学眼光 数学抽象 数学模型 反比例函数 
常态落实“六会”,助推素养生成
《四川教育》2025年第6期14-16,共3页杨淑蓉 
2019年四川省普教科研重点课题“数学文化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养成实践研究”子课题“常态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常态化的课堂是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常态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具化为培养学生的“六会”能力——会倾听、会观察、会操作、会思考、会表达、会反思,让学生拥有敏锐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一双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思想改造 数学方法 常态课 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眼光 提升自我 
践行一题多思 构建系统思维——以数列求和问题为例
《教学考试》2025年第2期42-44,共3页杜云龙 陈玉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运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离散的形式精妙地展现出函数的本质特征.在数...
关键词:数学思维 数学眼光 一题多思 核心要点 会用 数学语言表达 数列 求和问题 
指向“三会”: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
《江西教育》2025年第2期75-78,共4页张卫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三会”,分别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教学要关...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数学作业 数学教学 三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数学眼光 
借助几何直观,促进小学生在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12期60-66,共7页侯德峰 
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利用数学实验教学发展小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实践研究”(编号:B2024-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的第一条就是“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并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概括为“三会”。其中,几何直观是“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发展几何直...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课程理念 数与代数 几何直观 思维路径 数学眼光 课程目标 学习与发展 
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实践作业设计--以“圆柱和圆锥”单元为例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31期83-85,共3页蒋新娅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做数学’的实践研究”(批准号C-c/2021/02/176)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数学本质,提高作业质量,创新作业形式,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实践问题,突显作业的探究性、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参与感、真实的体验感和成功的满足感的同时,培养数学眼光,发展空间想象能...
关键词:数学眼光 空间想象 数学思想 思维进阶 数学文化 
数学眼光视域下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以“综合与实践”课程为例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10期52-56,共5页王彦伟 
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学科育人实现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00250302B)阶段成果。
数学学科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下简称“三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学会学习 育人价值 数学眼光 思维能力 实现路径 数学学科 创新意识 
立足“三会”,发挥数学育人价值——以《有理数》教学为例
《山西教育(教学版)》2024年第10期65-66,共2页王晓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会”育人思想,即会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这种思想为教师采用适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因此,教师要基于“三会”的内涵,从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 数学语言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眼光 三会 育人思想 育人价值 
创设真实生活情境 为培养数学眼光奠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磨课历程与思考
《理科考试研究》2024年第20期2-6,共5页高凯亮 徐国林 邵学森 
江苏省第十四期教学研究课题“尽精微:基于学习目标分解与达成的初中数学课例研究”(项目编号:2021JY14-L53);南京市江北新区第十二期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KTGR20220094).
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代数与几何的桥梁,是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基础.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磨课历程,阐述立足生活经验,设计能启发学生思考的真实生活情境,为学生自主抽象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搭建“脚手架”;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数学发展史...
关键词:抽象能力 核心素养 生活经验 平面直角坐标系 
从“差”到“倍”,在比较中发展数学眼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10期34-37,共4页冯林(执教) 刘延革(指导)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运用大观念发展儿童关键数学能力的实践探索”(立项号:CDDB2020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倍”是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认识的开始,是数量比走向份数比的起点。学生在一年级比差关系的学习中经历了“识别对象—确定标准—寻找关系—表达关系—应用关系”的过程,积累了比较的经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学生借助生...
关键词:倍数关系 数学眼光 倍的认识 认知路径 识别对象 教学设计与实践 两个环节 三年级上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