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课程

作品数:582被引量:38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林惠方新陈汉清时慧娜杨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学研究院河南大学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有效融合劳动教育 增强德育课程功能
《福建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1-2,共2页邱兰英 
劳动课是一门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机整合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构建综合性课程。新课程...
关键词:学科融合 课程意识 德育课程 道德与法治 综合性课程 德育功能 有效融合 劳动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福建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1-2,共2页柯永卓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是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特点,遵循《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实践 初中 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方式 综合性课程 教学过程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
《福建教学研究》2014年第9期38-38,共1页温晓静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教育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的呈现形态是“活动型”。根据这一课程性质特点,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几条教学原则: 一、活动性...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 教学原则 活动性原则 品德教育 科学教育 学生实际 活动过程 综合性课程 
构建真实、活动、开放的品德学习模式
《福建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23-23,共1页许冬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际教学时,我们应建立生活教学观、活动教学观和大课堂教学等观念,努力构建真实、活动、开放的学习模式。。一、联系生活。尽显真实。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学习模式 开放 综合性课程 活动教学观 联系生活 大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注重的问题
《福建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33-34,共2页张红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学必修课程,它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能力 必修课程 教学活动方式 课程形态 知识体系 综合性课程 发展性课程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
《福建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31-32,共2页陈雅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其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2003年9月,笔者参与...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十五”规划课题 中小学教师 实践性课程 综合性课程 子课题研究 三级管理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福建教学研究》2008年第7期13-15,共3页柯永卓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初中思想品德是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特点,遵循《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探究性学习 实践 初中 综合性课程 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身心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