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

作品数:189被引量:10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蓓尚俊杰宋颖超楼群芬周玉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教学
《名师在线》2022年第7期73-75,共3页潘艺蓉 
一年级是小学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发展数感和接触运算等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因此,教师需要秉承新理念进行教学创新,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文章分析了趣味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教学策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年第5期164-165,共2页苏燕 
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身心还比较幼稚,难以保持课堂纪律,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而且识字量少,也给数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数学课堂 组织形式 
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效率之平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8年第37期90-90,共1页李松林 
因为受到心智发展水平的限制,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小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为了延长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立足教材教学内容,着眼学生实际学情,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本文将在借鉴相...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刍议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年第18期96-96,共1页钱厚鹏 
刚刚入学的孩子,活泼好动,我行我素,大脑中还没有学习的概念和想法,不管是行为还是学习,都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进行管制。这时的教师应该投入百倍的爱心,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有效 课堂 
精心设计课前作业,培养良好预习习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前作业设计与运用研究探微
《考试周刊》2013年第68期71-72,共2页刘璐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学一年级时,学生刚刚入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学习数学,只有先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才能学有目标、学有重点、学有...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课前作业 一年级数学 精心设计 作业设计 预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 培养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管理的几点体会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年第7期194-194,共1页李发新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各项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也要依赖于良好的课堂环境,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课堂管理 数学教学 课堂纪律 教学管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拓展题教学之我见
《教师》2012年第36期72-72,共1页徐爱花 
小学数学新教材安排了较多的、有一定难度的拓展题。这些拓展题联系生活、注重应用、题型新颖、内涵丰富,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道拓展题,教师用了半节课、一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来讲解,仍然...
关键词:教学价值 拓展题 小学一年级 教材安排 小学数学 联系生活 实际教学 教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探索
《考试(教研版)》2012年第06X期107-107,共1页何泽艳 
数学是一门充满活动的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实施我们的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协作交流的空间,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强化计算,逐步培养初步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谩情境 独立思考 协作交流 多元化计算 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年第2期106-106,共1页林文珍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还从未接受过正式学校教育,对学校的学习生活还是一片空白。学生的自控与自觉能力还很差,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是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注入为主,从...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 应用 
鼓励式评价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
《考试周刊》2009年第50期91-92,共2页尹莉 
审视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它将评价作为甄别与选拔的工具,作为区分被评价者的一把尺子。在传统数学课程评价观下,被评价者始终处于评价的被动地位,游离于整个评价活动之外,因此,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的效用并不明显,即是说,评价结果对被评...
关键词:鼓励式评价 小学一年级数学 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