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问题

作品数:172被引量:1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仲德董力罗伯中袁平张柯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峡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用学术语汉译问题刍议被引量:15
《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86-88,92,共4页陈新仁 
在国内语用学文献中,对许多外来术语的翻译存在不够统一甚至混乱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讨论了部分常用语用学术语的不同译法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术语翻译角度提出一些问题供广大同行思考。
关键词:术语 翻译 语用学 
Indo和与Indo-构成的若干词的汉译问题
《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85-86,共2页李政 
Indo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Indos一词,意指印度河。在国内出版的英汉词典中,Indo一词在相当长的时期被普遍汉译为“印度”、“印度种”和“东印度群岛”。同样,西方出版的英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诠释也曾经基本上是这样的。 自八十年代以来,特...
关键词:INDO Indo- 构词法 汉译问题 
也谈《英汉大词典》英谚的汉译
《中国翻译》1994年第3期55-56,共2页鲍志坤 
读了贵刊93年第5期曾东京同志的“《英汉大词典》英谚收译漫评”一文,获益匪浅,作者的钻研精神令人钦佩。然而正如《英汉大词典》前言中所说的To err ishuman/To forgive divine.(凡人多舛误,唯神能见宥),曾东京在纠正《英汉大词典》的...
关键词:《英汉大词典》 英谚 汉译问题 习语 英汉词典 应用范围 钻研精神 英语谚语 家规再严 防范措施 
莎剧翻译的不懈探索者——记著名莎剧翻译家方平被引量:4
《中国翻译》1993年第5期45-47,共3页刘军平 
方平先生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来札了。内容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莎士比亚的戏剧汉译问题。真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作为蜚声译界的莎剧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已逾七十高龄的方平先生还远涉重洋,为研究和传播莎士比亚不懈地努力,实在令...
关键词:莎士比亚 莎剧 翻译活动 翻译家 翻译理论 汉译问题 戏剧 威尼斯商人 译本 银行工作 
科技英语中的内涵等立及汉译处理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92年第3期35-38,共4页杨在安 
在拙文《科技英汉翻译中的内涵挖掘》(《中国翻译》1991年第4期)中,我曾提到"内涵等立"这个概念。我本人在多年的翻译理论教学和科技英汉翻译实践中,感到对科技英语中"内涵等立"这个语言现象的认识和汉译问题,在某些方面已为翻译界所解...
关键词:科技英语 科技英汉翻译 逻辑内涵 语言结构 中国翻译 汉译问题 原子核 语言功能 理论教学 语言现象 
欧美人名的汉译问题被引量:4
《中国翻译》1987年第1期25-28,共4页石立坚 
建国以来,中央编译局、新华通讯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单位为包括欧美人名在内的外国人名(确切地说,是外语人名)的汉译规范化作出过重要贡献。不少欧美人物的人名译名巳经规范或趋于规范。但是,还有为数甚多的欧美人物的人名译名无论在...
关键词:欧美人名 人名译名 汉译问题 汉译名 介词 外语人 出版物 重要贡献 书写形式 规范化 
试谈日语省略成分的汉译问题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84年第8期30-32,共3页国洪志 
由于日语与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不同,在日语中省略了某些成分并不会发生任何误解,而译为汉语时必须补出这些省略的成分,译文才能明确。有的句子在日语中是正常的表达方式,但从汉译的角度看,有些仍是隐而未现的成分,必须译出才符合汉语规范...
关键词:省略成分 日语 人称代词 汉语规范 汉译问题 接头词 授受动词 表达方式 无主句 指示代词 
《翻译通讯》1984年总目录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84年第12期49-53,共5页
关键词:文学翻译 翻译课 总目录 科技翻译 翻译工作者 科技英语 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 翻译家 汉译问题 
谈日本人名地名罗马字拼音的汉译问题
《中国翻译》1984年第10期18-20,共3页赵安博 
前不久,我从图书馆借来一本书,名叫《佐尔格案件》,是一位中国同志从美国作者的英文著作翻译过来的。该书主人公理查德·佐尔格(1895—1944)是德国记者,共产主义者。他出生在苏联巴库,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加入成立不久的德国共...
关键词:日本人 罗马字 日本问题 地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联 拼音 图书馆 共产主义者 译者 
关于《国际歌》的汉译问题被引量:4
《中国翻译》1984年第6期13-15,共3页沈大力 
我国目前流行的汉语《国际歌》是1962年修订的,跟鲍狄埃的原作有些不大相符。一、概念上的差异《国际歌》,据法国马克思主义活动家塞瓦埃斯认为,"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学说的所有论断",但汉译文从略或者改变了其中一些重要观点。例如:1...
关键词:国际歌 法国 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 汉语 社会主义学说 活动家 历史学家 十九世纪 汉译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