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

作品数:1722被引量:48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田晓鸿杨敏芬张娟周刘波李俊刚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渭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淮安市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成才之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探讨被引量:5
《成才之路》2019年第11期40-40,共1页冯敏 
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审美,拥有善于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美,具备辨析美术作品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掌握还原美术作品魅力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美术素养 审美 感受美 表现美 
当前幼儿园美术区角游戏设计探研
《成才之路》2018年第5期69-69,共1页梁俊 
文章提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创设环境、提供材料,积累相关教育策略,让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感受美,让活动顺应幼儿的天性———玩中学、学中玩,是挖掘幼儿艺术潜能,使幼儿获取经验、提升能力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美术 区角 游戏 发现美 感受美 创造美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讨被引量:1
《成才之路》2015年第13期50-50,共1页翟兰敏 
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时机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舞台,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学 感受美 表现美 创造美 
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六剂方”
《成才之路》2014年第17期50-50,共1页曹向华 
音乐课是美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园地,常被我们津津乐道如何让音乐课堂更具有美感,那首先要创设—个具有美感的环境。
关键词:班级氛围 音乐课堂 主阵地 感受美 鉴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 美感 
在劳技课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成才
《成才之路》2013年第22期38-38,共1页王音 
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所谓审美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美的欲望,也就无所谓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了。
关键词:审美情趣 学生成才 劳技课 精神需要 思维活动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立足文本让个性在阅读中徜徉
《成才之路》2013年第7期23-23,共1页顾丽娜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另一个层面上,语文和情感教育、德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使用语言、与人沟通、交流感情,都要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而语文也是表达美、展现美和感受美的基本方...
关键词:语文学科 阅读 个性 文本 情感教育 日常交往 小学语文 感受美 
课堂美术教育的探索
《成才之路》2011年第8期55-55,共1页王晓燕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课堂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
关键词:课堂实施 美术教育 美感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观念 人的需要 全面发展 感受美 
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浅谈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成才之路》2010年第34期37-37,共1页徐榛 
我国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由此,我们认为,...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术教学 感受美 鉴赏美 创造美 中学 著名教育家 本质问题 
上好小学美术课需要注意的环节初探
《成才之路》2009年第25期63-64,共2页陈巍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
关键词:美术课 小学 综合能力 学生 感受美 学科 学习 
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被引量:1
《成才之路》2009年第18期64-64,共1页杨盛奎 
地理与美育。前者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与美育的关系还相当密切。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审美教育 地理学科 结构分布 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 变化规律 感受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