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

作品数:16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体育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浙江体育科学》《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柯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被引量:2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张亚平 邵伟德 武超 胡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BTY03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对福柯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探讨。认为福柯理论的核心为"权力理论",其他围绕此核心展开的观点为:身体是哲学研究的起点、权力操控身体、身体是被动而驯服地对世界的铭写、实现自我的途径。福柯理论对我国学校...
关键词:福柯 学校体育改革 身体 学校规训 课程评价 师生关系 
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及其借鉴价值被引量:3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邵伟德 黄婷 李启迪 胡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BTY03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进行分析,结果认为:马卡连柯体育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全面发展兼个性化的教育观、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于身体锻炼的同时发展集体性、分段式的儿童游戏、教师观察学生、建立自我形象的重...
关键词:马卡连柯 体育教育 中国学校体育 借鉴 
皮亚杰体育教育思想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109-114,共6页李启迪 邵伟德 王健 胡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编号:12BTY03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11&ZD150)
在综合让·皮亚杰教育理论对我国体育教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皮亚杰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皮亚杰体育教育思想的主线为:婴幼儿的"感觉运动论",其他围绕此核心展开的观点为感觉运动论的理论依据是认识发生论;感觉运动...
关键词:皮亚杰 教育理论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 
杜威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93-99,共7页邵伟德 闫平 李启迪 胡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近代以来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TY031)
文章在综合杜威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杜威的体育教育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杜威体育教育思想的主线是"儿童游戏教育论",实用主义哲学教育观为"儿童游戏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强调了体育与德育并重的观点...
关键词:杜威 学校体育 游戏 实用主义 
卢梭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与启示被引量:6
《体育与科学》2013年第5期35-40,共6页邵伟德 田法宾 吴维铭 李启迪 胡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近代以来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2BTY031
文章在综合卢梭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卢梭的体育哲学观与学校体育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卢梭学校体育观的主线是"自然本能论",也就是说,人类的本能是自然给予的,但社会环境却使人类的自然本能退化了,而体...
关键词:卢梭 本能 自然 学校体育 
裴斯泰洛齐体育教育思想研究被引量:5
《体育与科学》2013年第5期41-46,共6页李启迪 葛梦园 邵伟德 胡建华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经历了中国化的传播与发展之后,对我国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还未能很好地揭示。文章对裴斯泰洛齐有关学校体育观表述如下:儿童体育教育是实施儿童德、智...
关键词:裴斯泰洛齐 教育理论 中国学校体育 影响 借鉴 
从中小学现实视角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考核内容的改革——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运动》2011年第7期56-58,共3页邵伟德 陈云富 马楚虹 胡建华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弄清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基层体育教师认为"应该掌握"的运动技术及基层体育教师认为"必须掌握"的运动技术,结合全国和部分省市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特点,建议实习前学生基本功考核的内容。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育专业 基本功考核 
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目标再认识被引量:17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98-100,112,共4页邵伟德 李启迪 胡建华 
2008年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DLA08200)
针对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之间的目标混乱的状况,深入分析了目标、目的、任务关系,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是不同层面的系统,应具有不同的目标;体育教学本位目标定位于"运动技能传习",学校体育目标定...
关键词:学校体育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 增强体质 运动技能 
学校体育历史上溯与未来愿景——以“矛盾论”的视角被引量:4
《体育与科学》2010年第6期93-100,共8页邵伟德 李启迪 胡建华 
2008年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项目号:DLA08200
运用矛盾论的视角分析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归纳出三对主要矛盾"体质论与竞技论"、"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育体与育人",并深入了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对矛盾的不同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处理新课程...
关键词:学校体育 矛盾论 体质 运动技术 育人 
体育教学生成性思考被引量:13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83-86,共4页李启迪 邵伟德 胡建华 
2008年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DLA08200)
针对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要素,从分析教学主体、体育教学主体入手,阐述了体育教学主体的特殊性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独特性,同时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生成的,预设性是教学生成性的一个部分,这个观念更新对于解决当下存在的过于强化课前...
关键词:体育教学 生成性 预设性 教学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