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婷

作品数:1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自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中学数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数学学习与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想引领 系统建构 学生体验——以“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例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14期17-19,共3页杨丽婷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既要有助于数学课程的学段贯通,又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时,可以通过“思想引领一系统建构一学生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与形成,从而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还原为“教育形态的数学”,为...
关键词:数学思想 系统建构 学生体验 概念教学 
指导学生创新性数学小课题的研究(续)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7期4-7,共4页汪杰良 肖恩利 杨丽婷 郭天翔 
4指导学生参加的校外活动我们团队指导学生开展或参加了一系列的校外重要活动。从1997年至今,长期指导学生参与上海市、全国和国际的高中科技类的竞赛和高中数学竞赛,在学校和上海市科协英才俱乐部指导学生创新性数学小课题研究,或在上...
关键词:校外活动 学科类 科技类 上海市科协 数学小课题 团队指导 中学生数学 俱乐部 
指导学生创新性数学小课题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4期6-11,共6页汪杰良 肖恩利 杨丽婷 郭天翔 
指导学生创新性数学小课题的研究这一主题创造了一种英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了育人的教学观念,确定了主题的基本原理,即基础性原理、自主性原理、量力性原理、创新性原理、严谨性原理。为实现主题目标和基本原理,具体做法为:加强学生...
关键词:创新性数学小课题 数学小论文 科技创新活动 研究性学习 英才教育 
在创新数学小项目中指导学生
《中学数学(高中版)》2022年第2期3-10,共8页汪杰良 肖恩利 杨丽婷 郭天翔 
该主题创造了一种英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了育人的教学观念,确定了主题的基本原理,即基础性原理、自主性原理、量力性原理、创新性原理、严谨性原理,为实现主题的目标和基本原理,具体做法如下: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并设计了六个...
关键词:创新数学小项目 数学小论文 科技创新活动 研究性学习 英才教育 
关于高中生课前问题链设计的一些思考——基于高中数学“三有”自悟教学策略的实践被引量: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10期27-29,共3页杨丽婷 
高中数学"三有"自悟教学策略中,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是自悟生成的基础,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进行了自主学习以及能否达成自悟的目标,可以通过设置与自主学习以及自悟目标相匹配的问题链进行检验。课前问题链的设计有一定的流程,呈现形式主要...
关键词:“三有”自悟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 课前问题链 
“三有”——学生自悟教学策略之我见被引量: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25期41-43,共3页杨丽婷 
上海市杨浦区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计划之“提升高中数学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团队的阶段成果之一
数学教学应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其自'悟'自'得'。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悟并不容易,经过实践,笔者总结出'有情境,有指向,有程序'的'三有'教学策略,试图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促成学生对高中数学'自悟'的真实发生。
关键词:自悟 教学策略 
会教书更要“慧”教书
《上海中学数学》2016年第3期1-2,8,共3页杨丽婷 
创智课堂,即创生智慧的课堂.创智课堂的构建不是简单地改变教学环境、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也不是设计新奇花哨的教学活动,作为高中数学的“创智课堂”,更加强调“综合高中数学课程实施、资源开发、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及教学环境等...
关键词:教书 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评价方式 课程实施 资源开发 
数学概念课在问题情境中的研究性学习
《上海中学数学》2011年第5期1-3,共3页杨丽婷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的思维形式,一般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都包含了创设问题情境这一研究环节.对于如何在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概念课 教学模式 思维形式 数量关系 空间关系 现实世界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三个“什么”被引量:1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3期46-47,共2页杨丽婷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的是数学思想及思维能力训练,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学重视概念教学,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深入浅出地进行概念教学,本文以一节《椭圆》的概念课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概念教学 椭圆 
用第三只眼看椭圆
《中学数学教学》2009年第3期36-37,共2页杨丽婷 
数学概念,特别是比较深奥而重要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不易透彻.教师往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多个侧面来剖析,才能使他们理解概念的本质.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仅从字面上来给出定义,是不能引发其兴趣,打动他们心灵的.
关键词:椭圆 数学概念 教师 侧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