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可

作品数:1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物理试题信息获取教学设计空间构图全国高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生理科应试》《北京教育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情境问题的物理论证教学实践与探索——以“简谐运动”为例
《物理通报》2025年第3期8-12,16,共6页周佩佩 张君可 张健 张春丽 
“北京市物理学会张春丽名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基于审辩式思维的物理初高中衔接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以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为起点,从感受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递进式的问题、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质疑辩驳的氛围等多重视角,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模型建构、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 科学论证 实验教学 高阶思维 
关于“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深入思考与创新设计
《物理教学探讨》2024年第11期56-59,共4页张君可 王君翔 宋艾晨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物理‘重难突破’在线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CDDB2020270)。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指出:在物理实验中,应发掘实验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方面的潜在价值,要避免让学生按教师或教材的既定步骤进行“虚假探究”。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这一经典实验为例,以真实...
关键词:动量守恒 深入思考 创新设计 
聚焦模型建构 促进深度学习--品评高三专题复习课“模型建构与融合”
《物理教学探讨》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张健 张君可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物理‘重难突破’在线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3100-0149)。
通过品评一节高三二轮专题复习的研究课,旨在引领教师如何基于“课前诊断”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通过“模型建构与融合”的课堂实录,溯源反思,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要重视情境创设与展示,重视问题引...
关键词:情境创设 模型建构 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科学理论改进教学的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年第13期99-100,共2页张君可 
学习科学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建构提供大量坚实的实证依据,极大增强课程与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达成教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笔者以学习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支撑,结合一线教学经验,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通过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学习科学 改进教学 研究与实践 
物理学的“语法”——物理定律的层次结构与物理理论的构建方法被引量:1
《物理》2021年第6期422-424,共3页张君可 陈征 魏红祥 张玉峰 
物理定律按物理学的语法描述物理符号间的关系,但只是对自然暂定的描述,而不是确定的解释。定律和理论的建构及过程有着垂直的等级结构,其中蕴藏着不朽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与定律本身内容相比这些思维与方法更重要。
关键词:物理定律 物理理论 层次结构 物理学 等级结构 语法描述 构建方法 
基于ETA物理认知模型的教学设计——以“超重和失重”为例被引量:1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年第15期37-39,共3页张君可 王君翔 
基于ETA物理认知模型设计教学,以三个"W"为线索,以丰富的实验及实例、缜密的原理剖析和分层的闯关应用实践,逐步引导学生对"超重和失重"的认知;遵循从"实验认知→理论认知→应用认知"的思路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研究科学问题时思路的形...
关键词:实验认知 理论认知 应用认知 提升素养 
素养导向 能力为重 知识为基——谈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物理试题中对关键能力的考查
《物理教学探讨》2021年第2期37-39,42,共4页张君可 王君翔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结合学科特点,以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基础,加强考查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空间构图和模型建构能力等,意在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文章...
关键词: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 空间构图和模型建构能力 
202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题特点、问题和建议被引量:1
《现代教育》2020年第18期43-46,共4页张君可 王君翔 
202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试题以物理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基础,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从衔接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要求以及目前高考对能力考查的情况等多方面研究出发,进一步遴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
关键词:信息获取与整理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空间构图和模型建构能力 
构建“魔方”课程体系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
《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6期27-32,共6页张君可 张晓宁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是朝阳区引进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的成果。学校以改革课程与教学为核心,建立了“魔方”特色课程全系,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素养提升及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魔方”课程 课程实施与评价 特色发展 
教育均衡背景下名校办分校的实践探索教育均衡背景下名校办分校的实践探索——以清华附中朝阳学校为例
《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2期28-30,共3页秦洪明 张君可 
为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朝阳区根据名校办分校政策开始大胆尝试引进市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是朝阳区引进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的成果。作为一所十二年学制的学校,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在“秉承清华传统、借力优质资源、创...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 清华附中 学校发展 朝阳区 分校 校办 实践 优质教育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