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

作品数:3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信阳市五中更多>>
发文主题:中考作文评改命题作文中考作文豹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研究》《语文考试研究》《语文教学之友》《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考漫画题解题技巧
《七彩语文(初中)》2017年第5期43-46,共4页余俊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漫画要求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
关键词:漫画题 解题技巧 中考 生活现象 政治事件 表现手法 幽默性 讽刺性 
作文素材多维解读
《写作(中)》2013年第10期24-25,共2页余俊 
(一)妈妈和儿子同桌14年 45岁的陶艳波。她每天从旱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原来陶艳波的儿子杨乃彬是一位聋哑学生。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
关键词:多维解读 作文素材 聋哑学生 聋哑学校 儿子 黑龙江 学习 老师 
今天我们这样上课——“作文评改”课例研究被引量:1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9期45-47,共3页余俊 
一、课例背景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沿袭的依然是学生写、老师一支笔说了算的评改方法。这种办法我们也曾采用过,可效果并不太好。从学生方面看,作文本发下去...
关键词:作文评改 课例研究 上课 作文教学 作文水平 教学实践 评改方法 学生 
新课程视野下作文评改难题的校本解决方案——“初中自主互动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3期59-61,共3页余俊 
目前,初中语文教师正常情况下要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课,班级人数多在六十名以上。如果学生作文都要老师“全收全改”“精批细改”,这几乎难以实现,学生写和教师改的矛盾一直存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多写多练,而从...
关键词:作文评改 课题研究 教学研究 初中 新课程 学生作文 成果 自主 
作文评改难题的校本解决方案——《初中自主互动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4-6,共3页余俊 
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正常的情况下要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课,班级人数多在六十名以上。如果学生作文都要老师“全收全改”“精批细改”,这儿乎是办不到的。学生写和老师改的矛盾一直存在,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评改 课题研究 教学研究 初中 自主 校本 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 
2012年中考汉语语法题解析与训练被引量:2
《语文世界(中旬刊)》2012年第11期42-44,17,共4页余俊 
学习汉语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觉理解和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可自从2001年新课改以来,由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淡化了语法知识,
关键词:学习汉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法题 2001年版 汉语言文字 训练 解析 中考 
汉字文化入考题
《写作(中)》2012年第10期31-33,共3页余俊 
“汉字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斑斓的色彩、盎然的情趣和悦人的声音的多媒体图像。”
关键词:汉字文化 考题 多媒体图像 
作文求异出新意
《青少年日记》2012年第5期60-61,共2页余俊 
三国时期的曹植写过一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釜中之豆寄于深切同情,...
关键词:《七步诗》 新意 求异 作文 三国时期 郭沫若 比喻 
构思求异出新意——《牵牛花》升格指导
《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12年第4期18-19,共2页余俊 
刘勰说:“驭文之首述,谋篇之大端”。可见构思是谋篇布局的关键。同学们在作文时,常常受求同思维的束缚,以致思维受限而导致构思的俗套化,雷同化和模式化,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毫无新意可言。在作文中我们不妨运用一下逆向构思,即在...
关键词:《牵牛花》 新意 升格 求异 谋篇布局 求同思维 出奇制胜 作文 
中考名著阅读命题透视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2年第3期7-8,共2页余俊 
【链接中考】 1997年之前,课外阅读一直被中考视为“雷区”。1997年,湖北省宜昌市首开先河,将名著阅读题设置到当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成为全国中考逾越“雷区”第一卷。直到后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名著阅读题 全国中考 阅读命题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育 课外阅读 试用修订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