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形成

作品数:1197被引量:64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蓉生张世富连建新张小稔张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试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初中生的德育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第79期175-175,共1页杨焕荣 
“德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品德的社会现象,是促使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德育把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发展,从而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具有优良思想品质的个体,进而维护社会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初...
关键词:德育教育 品德形成 道德转化 教育活动 热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教师 感恩教育 德育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与教育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第5期162-162,共1页肖王平 
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 由于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会影响其道德认识和评价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
关键词:道德认识能力 中小学生 品德教育 道德观念 培养 教育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 品德形成 
关注学生生活体验,提高思品课堂实效
《考试周刊》2015年第24期118-118,共1页李香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能真正打破说教形...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课堂实效 品德的形成 学习方法 道德形象 品德形成 品德教育 道德品质 体验教育 换位思考 
“走心”的思品课堂更能彰显德育功能
《考试周刊》2015年第17期120-120,共1页朱晓新 
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体育过程、美育过程是有区别的,德育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品质发展现状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个体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初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等因素...
关键词:德育功能 思品课堂 思想品德形成 学生个体 教育教学活动 德育过程 社会阅历 体育过程 
挖掘人文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考试周刊》2015年第1期165-165,共1页何碧玉 
充分挖掘、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品德与社会》任教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品社课程的内容。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关键词:品德课教师 《品德与社会》 小学语文教材 公民素质 品德形成 文质兼美 精神领域 阮恒 道德修养 盘古开天地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考试周刊》2014年第79期111-111,共1页周杰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生理的发展,又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
关键词: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 文化知识 心理素质 品德形成 智力开发 人的发展 青少年心理 运动项目 实践证明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考试周刊》2013年第56期134-134,共1页刘耀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思想政治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又把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素质教育理念浸透在新课本的字里...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课标 “摸着石头过河”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形成 素质教育理念 身心发展 
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166-167,共2页吴小建 
一、德育的概念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
关键词:中学德育 教育存在 思想品德形成 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德育 社会成员 集体主义教育 受教育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3年第45期126-126,共1页田英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宗旨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觉得品社课无所谓,多数上课都是应付,有的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或者说说就算了,这势必缺乏让学生感悟内化的过程,没能充分把教材内容和学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学生生活 实际教学 情感教育 小学 社会性发展 品德形成 教材内容 
多媒体技术在品德课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2年第80期133-133,共1页方利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儿童乐于接受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即可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多媒体辅助教学 品德课 社会性发展 小学高年级 综合课程 品德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