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酒生产

作品数:83被引量:15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孔祥玉崔凤元谢旭谢国排唐聪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种子酒总厂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酿造》《农村新技术(加工版)》《四川农业与农机》《山东食品发酵》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菌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酿酒科技》2020年第7期50-57,共8页刘绪兴 程鹏 陈才 冯潜 文章 杨生智 陈杰 
大曲酒中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是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与酵母菌同属真菌。真菌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有产酶、生香、产酯等作用,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白酒行业对真菌的研究不断加深。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列出了霉菌和酵母菌在大曲酒制曲和制酒...
关键词:霉菌 酵母 大曲酒 应用 
试述三沟大曲酒生产工艺特点被引量:1
《酿酒》2018年第5期48-50,共3页赵宁 卢俊宏 鲁倩 
三沟大曲酒属浓香型白酒,采用多种粮食为原料、中偏高温大曲,借鉴酱香型白酒窖外堆积工艺,进行双轮底发酵。产品特点为窖香浓郁、酯香粮香突出、入口绵甜、丰满顺畅、醇厚协调、余香悠长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白酒 中偏高温大曲 窖外堆积 双轮底发酵 
饶州大曲酒生产工艺探索
《江西化工》2017年第5期71-73,共3页徐国良 袁菊如 涂招秀 李雄辉 胡居吾 
整理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饶州大曲酒生产工艺技术资料,促进生产技艺的不断发展;在白酒香型的确定方面,白酒的香型就是由于生产工艺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香味成分而产生出的典型风味。
关键词:大曲 香型 香味成分 工艺流程 饶州大曲酒 
大曲微生物在大曲酒生产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被引量:3
《生物技术世界》2016年第3期89-90,共2页乔婧 杨玲 段冰 邵强 郭旭凯 郭睿 
大曲微生物在大曲酒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大曲中的微生物类型,并对当前大曲微生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为大曲微生物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同时揭示了我国白酒发酵的...
关键词:大曲 微生物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红曲酯化酶粗酶制剂在浓香型青酒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酿酒科技》2014年第7期57-60,共4页王晓丹 胥思霞 班世栋 王荣村 沈锡翠 邱树毅 
黔科合重大专项([2010]6004号);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1BAC06B12)
利用1株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合成己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酯化酶生产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对其产酯化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该菌株的较理想的发酵产酶条件,将该条件下所产的粗酶制剂用于浓香型大曲...
关键词:酯化酶 优化 浓香型 大曲酒 白酒 
北方酱香大曲酒生产的季节适宜性生产试验分析被引量:1
《酿酒》2014年第2期56-57,1-2,共2页潘学森 刘民万 张维山 张宗举 王会军 武金玲 闫涛 
通过对酱香大曲酒不同季节性投料试验,初步总结出酱香大曲酒在山东省每年的十二月投料能更加提高酒的质量。
关键词:北方酱香大曲酒 季节适宜性 白酒质量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的安全度夏被引量:7
《中国酿造》2011年第8期164-166,共3页任飞 邱声强 韩珍琼 
该文主要从环境微生物、入窖温度和酸度3个方面分析了夏季大曲酒掉排的原因,提出了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安全度夏措施:降低入窖淀粉浓度、低温入窖、减少用曲量、控制入窖酸度、缩短发酵期、搞好环境卫生以减少杂菌污染等。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酒 入窖酸度 环境微生物 度夏 
大曲微生物在大曲酒生产中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被引量:38
《中国酿造》2011年第5期8-13,共6页吴生文 张志刚 李旭晖 
概述了大曲微生物的类型及研究开发与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大曲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进一步从微生物的角度揭示中国白酒的发酵本质。
关键词:大曲 微生物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酒曲制作方法被引量:2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11年第1期50-51,共2页晋可 
在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又名酒药或酒曲丸)为例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酒曲 制作 糖化发酵剂 曲酒生产 大曲酒 小曲 制曲 酒药 
枝江大曲酒生产窖期酒醅发酵参数变化研究被引量:2
《酿酒科技》2010年第2期73-74,共2页徐军 
对枝江大曲酒发酵窖期内糟醅的温度、淀粉及酸度进行跟踪检测研究,总结糟醅在窖池发酵过程中各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窖温度偏高,糟醅淀粉利用率略低,升酸幅度略大;入窖温度偏低,糟醅淀粉利用率略高,升酸幅度略小。
关键词:白酒 枝江大曲酒 发酵 糟醅 参数 变化规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