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

作品数:1044被引量:3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迎九乐茂华张建承卢琴芬马吉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制作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践理论,认知最小公倍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7年第9期32-32,共1页李春梅 
公倍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倍数的概念,提升学生对简单数字的处理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解答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最小公倍数 运算 小学数学 
探寻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实践与点评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6年第3期4-6,共3页魏俊晨 周卫东 
"小研究"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为例,阐述学生在"小研究"学习材料的引领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主归纳,获得知识,最终实现有意...
关键词:“小研究”学习材料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实践 数学学习 
正向迁移,给学生多点时间和空间——“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片断及反思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4年第6期34-34,共1页赵进 
教学"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前,学生对公约数、互质数等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和认知,那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构公倍数和最小公数的概念呢?我通过三个环节的设计,从数的关系迁移入手,让学生既能够建构概念意义,又能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
关键词:概念意义 教学片断 短除法 算理 倍数关系 设疑 分解质因数 建构主义理论 汇报交流 数学教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内涵——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课后感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3年第11期34-35,共2页俞秉钧 
学习最小公倍数、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当容易的。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提升练习品质上,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分数的美丽与奇妙,开发创造性思维,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
关键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数学课堂教学 感悟 课后 引导学生 最小公倍数 创造性思维 计算法则 
求最小公倍数的十种方法被引量: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3年第4期82-83,共2页张平奎 
一、列举倍数法(定义求法) 所谓列举倍数法(定义求法)就是分别列举出要求最小公倍数的那几个数的一些倍数,从中找出除“0”以外最小的那个公倍数,就是最小公倍数。
关键词:最小公倍数 列举 求法 定义 个数 
概念课可以这样上——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片断和反思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3年第1期39-40,共2页陈家梅 
教学片断:一、自主回忆。引出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因数和倍数,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吗?请举例说明。生:3和6,3是6的因数,6是3的倍数…… (由此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师板书课题)
关键词:最小公倍数 教学片断 五年级 苏教版 概念课 反思 下册 举例说明 
我对“每隔几天去一次”的理解被引量: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2年第8期15-16,共2页张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倍数和公因数”单元,出现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隔6天去一次,小军每隔8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了游泳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相遇?”题中“每隔几天...
关键词:游泳训练 小学数学 暑假期间 苏教版 公倍数 五年级 练习题 编辑部 
追寻数学课堂中有效的生生互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体会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2年第4期73-73,共1页张晞 
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实现合作学习的核心。在现实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多,生生互动较少。本文将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为例,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寻生生互动的得与失。 一、在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引发有效的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最小公倍数 生生互动 教学体会 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 新旧知识 链接点 
“有为”设计与“无为”教学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9年第8期41-41,共1页王锋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视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睛,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不断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如在教学“比...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无为” “有为” 设计 学生主体地位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数学活动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靳颖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 23页。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领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用列举的方法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关键词:三单元 五年级 苏教版 体验学习 操作活动 现实情境 美术老师 探索活动 自我介绍 做一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