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

作品数:10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为群刘吉才林春曹范凯郑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南京市樱花小学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5期25-32,共8页
【课前研讨】 一、文本解读郭学萍:前不久在加拿大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开放”:课堂的开放、问题的开放、答案的开放。我想我们在教学研讨时,也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畅所欲言。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研讨 “开放” 文本解读 思维方式 加拿大 课前 学习 
人面海棠相映红——《只拣儿童多处行》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2期37-37,共1页居文进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作者在颐和园游春时与一群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相遇,亲身感受到孩子身上焕发出来的蓬勃朝气和活力,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 导读 海棠 精读课文 五年级 苏教版 颐和园 写作者 
教学语言:“只拣儿童多处行”
《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2期42-42,共1页叶刚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国内某位名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在深深敬佩教师精深的教材解读及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对其过于华丽的教学语言产生了一些想法。因这些课堂语言散见于全课教学,为节省篇幅,特集中摘录于下。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 教材解读 课堂语言 名师 教师 
围绕重点难点 感悟《只拣儿童多处行》
《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5期62-63,共2页朱育妹 
《只拣儿童多处行》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 感悟 教学 描写 笔调 
第一课时也精彩——《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中的亮点与反思被引量:1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7期51-52,共2页林春曹 
今天,我教学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国标本第10册)。一般来说,第一课时的教学通常是按部就班难于出彩的,但今天的语文课,我感觉以下三处亮点鲜明。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 课时 第10册 苏教版 语文课 冰心 
拾级而上 层层深入——特级教师孙双金阅读教学片段赏析
《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张燕青 
关键词:阅读教学 特级教师 教学片段 孙双金 《只拣儿童多处行》 赏析 语言习惯 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 循序渐进 
暗示也要讲究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2期58-58,共1页刘吉才 
关键词:《只拣儿童多处行》 艺术 教师教学 课堂教学 教研课 课例 
小学语文讨论教学模式初探——谈孙双金老师《只拣儿童多处行》中的讨论教学被引量:2
《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陈兰 
关键词:讨论教学 孙双金 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 课堂 老师 接受学习 暴露 儿童 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