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象》

作品数:3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婷张红芳刘爱芳袁昌仁窦桂梅更多>>
相关机构:滕州市实验小学丹阳市麦溪中心小学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遂宁市市中区磨溪镇中心小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奇妙博物馆》《天津教育》《福建教育》《小学时代(教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看我的大牙——师氏剑齿象
《奇妙博物馆》2019年第7期62-63,共2页福福  
和师氏剑齿象打个招呼吧!哦,不太熟?没关系,黄河象你肯定认识吧。小学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著名的课文《黄河象》,讲的就是一只在黄河流域生活的师氏剑齿象陷入淤泥,由生到死,最终变为化石的故事。文章生动有趣,让人们记住了这只奇特的史...
关键词:黄河象 师氏 小学语文课本 生动有趣 古生物学 黄河流域 课文 《黄河象》 
回到文本 回到学生中——《黄河象》教学设计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8期52-53,共2页李侠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发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关键词:《黄河象》 教学设计 古生物化石 文本 学生 自然博物馆 科学小品 科学知识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8期54-55,共2页李晓灵 
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看一份教学设计是否有实效,主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发展。4月25日,我聆听了李侠老师执教的《黄河象》一课,看到了学生进发的思维火花。
关键词:学生思维 火花 学习共同体 《黄河象》 教学设计 课堂 执教 老师 
倾听很美好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8期56-57,共2页吴娟 
通过走进《黄河象》这一课,走近学生的学习小组,观察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领略了倾听的美好。
关键词:美好 学习小组 《黄河象》 学生 
对《黄河象》一文的生态思考
《环境教育》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张雨梅 
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只要教师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契机,就一定能让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成为环境教育的沃土。
关键词:《黄河象》 小学语文教学 生态 环境教育 学科渗透 课文 师能 
《黄河象》的三种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0年第5期40-41,共2页赵景瑞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一篇课文,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设计出不同方案。我在与老师备高年级《黄河象》一课曾做过三种教学设计。
关键词:《黄河象》 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 教无定法 高年级 俗话 课文 老师 
质疑——激起思维的火花——《黄河象》教学一得
《小学时代(教师)》2009年第8期67-67,共1页刘爱芳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生会质疑...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发展思维能力 《黄河象》 近代教育家 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 
《黄河象》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年第6期71-71,共1页黄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关键词:《黄河象》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 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 阅读实践 个人感受 学习过程 
孩子,谢谢你
《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62-62,共1页徐观华 
课堂上孩子笑脸如花。班上正在进行《黄河象》(人教版第十册第19课)一文“有新意的复述课文大比拼”活动。
关键词:孩子 《黄河象》 复述课文 第十册 人教版 课堂 
整合内容 凸显变化
《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7期66-67,共2页韩秋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变化”,由两篇主体课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黄河象》和两篇拓展课文《楼兰之死》《中国一日》以及课文后面的“综合活动”组成。《这儿,原来是一...
关键词:整合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黄河象》 小学语文 北师大版 综合活动 深圳特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