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

作品数:2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鸣亮施银燕冯桂群张良朋骆骅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中国教育学会福建省教研室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视界》《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中小学数学(小学版)》《数学大世界(上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历规则形成过程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浙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近似数》一课的教学实践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邵汉民 李建涛 
《近似数》是浙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万以上的数”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并经历四舍五入法的形成过程,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万以上的数的近似数,最后通过题组比较,认识到“求近似数”与“...
关键词: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准确数 
简约高效:亮出数学课堂的美丽与精彩——例谈二年级《近似数》的课堂教学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年第29期125-125,共1页邬再忠 
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简洁、灵动、和谐”。即教学目 标去繁就简,授课重点明确、精当,教师语言简洁明了,教学手 段恰到好处;教师情感丰富,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多面交流;突 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教学理性与激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简约 课堂 高效 
重视学习路径,提高教学质效——从《近似数》一课的教学谈起
《时代教育(下旬)》2020年第2期0040-0041,共2页李守江 
学生学习的知识,一定要遵从一定的规律、经历一定的过程,学生通过初步认知——疑惑尝试——检验生成——内化建模几个过程、 通过自己发现而获取的知识,是与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结构结合得最紧密的。
关键词:近似数 学习路径 教学质效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以《近似数》教学为例
《知识窗(教师版)》2020年第2期90-90,共1页贺静 
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营造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情境 学习过程 主动性 主动探索 
让学生充分经历“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以《近似数》教学为例
《教育视界》2019年第12期7-11,共5页王九红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其所以然”的过程,这是对新课标中“基本活动经验”要求的积极响应。《近似数》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近似数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经历“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合理性的探...
关键词:近似数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经历过程 
小学数学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PCK比较研究——基于《近似数》的两节“背靠背”课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王九红 
背靠背"的研课方式不仅能够聚焦研究主题,有助于"同课"的教学改进,还能借助比较方法分析出两位"异构"教师的素养状况,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以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教学《近似数》的"背靠背"课为例,从教学目标、内容理解、教学流程、教材...
关键词:“背靠背” 课小学数学 PCK 比较研究 
浅析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读书文摘(中)》2018年第6期127-127,共1页何可贵 
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一句话,揭示了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数与形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很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使计算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概念 《近似数》 应用 小学阶段 教学重点 四舍五入 
经由探究发现 建构数学方法——《近似数》教学实录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8年第3期38-39,共2页冯怀勇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页、24页。【教学过程】一、交流"大数",揭示课题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搜集一些大数目的数,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数?生:通过搜集,我知道了信大附小的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3...
关键词:《近似数》 教学实录 数学方法 搜集资料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占地面积 学生人数 
让数学课堂曲径通幽——《近似数》一课中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年第5期139-139,共1页凌富生 
话题引出: 近期,我听、议了一节四年级上册《近似数》的教研课.执教老师优雅的教态,大胆地素材处理,机智的课堂应变,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课后的讨论中,浮出了“日常生产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近似数?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近似数?近...
关键词:《近似数》 数学课堂 意义 素材处理 生产生活 话题 教研课 四年级 
备课三境界——从区间学习《近似数》教学案例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年第9X期25-25,共1页骆骅骏 
佛家有云,人生三重境界之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人学习知识,看待问题,能经过这三个过程,也能看通透问题,把握数学本质。《近似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在实...
关键词:教学案例 四舍五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