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利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课堂课堂上必修历史信息历史复习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上半月)》《中小学德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手,右手--“返校第一课”班会设计方案
《中小学德育》2020年第3期54-56,共3页陈亚利 
【班会背景】在这个特别漫长的假期里,师生之间除了线上教与学的联系外,还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从某种程度上看,师生之间的心反而更亲更近了。线上是满屏的思念,线下是班风的彰显。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开学的日期确定...
关键词:第一课 学习动力 班会 师生之间 生活体验 教与学 返校 
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立意、逻辑和问题被引量:2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陈亚利 
研究高考试题命制,根据高考试题把握高三历史复习的方向与思路,可以使教学与高考更加对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在高三复习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关注立意、逻辑以及阅读材料过程中...
关键词:高三复习 历史复习 立意 逻辑 高考试题 高考历史试题 课堂教学 试题命制 
课堂提问如何促成学生分析问题——以《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为例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年第2期26-32,共7页陈亚利 
历史教师要围绕一课的核心,厘清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撷取典型恰当的史料与细节,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依据”等问题,在意趣...
关键词:课堂提问 历史思维 雅典民主 
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理解历史的途径——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55-58,共4页陈亚利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有恰当、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
关键词:世界经济体系 历史事件 资本主义 课堂教学 二战后 生理 历史知识 历史意义 
帮助学生获得深入持久的历史理解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陈亚利 
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形成对历史完整全面的认识,按照历史学科特有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概括、提炼、汇集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并用恰当的历史语言进行表述,是近年来浙江省历史高考命题考查的主要学科能力。基于此,结...
关键词:历史理解 学生 历史复习教学 历史史实 思维方式 历史学科 学科能力 高考命题 
例谈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用好教科书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年第3期35-39,共5页陈亚利 
教科书是高中教学的最主要教材,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以“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为依据,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用心体会高考命题的旨意,充分用好教科书这一最主要的教材,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对...
关键词:历史复习教学 教科书 高三 “课程标准” 高中教学 考试说明 高考命题 有效性 
例说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29-33,共5页周百鸣 陈亚利 施海平 
一、相关论题解析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理解历史信息,并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其历史思...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 有效信息 学生 提取 历史信息 认知活动 解析 
谈文艺类材料在历史课堂上的合理应用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陈亚利 
历史信息的载体多样,文艺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历史面貌,其中包括历代记述和反映当时人物或事件的诗文、书画、音乐、照片等,也包括历史小说、历史戏剧等。文艺类材料,具体:生动、形象,将其引用到中学历...
关键词:历史课堂 合理应用 文艺 材料 历史信息 表现手法 历史小说 学习兴趣 
高中新课程:思想史教学方法探索与思考——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4期19-20,共2页陈亚利 
如何组织与呈现人类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历史,让人类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与学生的心灵相通,一直是我进行思想史教学过程中着力探索的课题。思想史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思想的表现往往是润物无声,这就要求我们...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思想史 高中新课程 教学方法 思想理论 教学过程 心灵相通 内容比较 
历史课堂上的体情、悟理与品趣——以必修Ⅲ“百家争鸣”一课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11期22-24,共3页陈亚利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和开展教学,努力使历史课教学既有趣味又有深度,让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得;有兴趣,有动机,激发兴趣;有情趣,有感觉多重体验;有理趣...
关键词:“百家争鸣” 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 新课程背景 历史课教学 发展为本 历史教师 激发兴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