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佳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数学活动经验函数中外合作办学真实情境二次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数学(初中版)》《中小学教材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推动跨学科育人方式转变——以校本课程“品园”中数学任务的设计为例
《华夏教师》2024年第31期77-80,共4页张梦婷 范兴亚 崔佳佳 李岩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知识学习的核心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并自主完成内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先前经验,合理地组织和呈现知识,精心创设丰富的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生...
关键词:建构主义 真实情境 任务派送 
重视几何作图,让"基本事实"在探究活动中自然生成——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为例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4年第20期21-24,共4页崔佳佳 王秀阁 张绍武 
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为例,挖掘"基本事实"的探究属性,促进学生探寻作图方法、理解作图原理,引导他们经历操作、感知、归纳、抽象、检验的学习过程,增强其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从而对"基本事实"的认识由"好像正确""感觉正确"走向"...
关键词:几何作图 基本事实 探究活动 自然生成 
基于真实情境的抽象能力培养——以“数轴”概念教学为例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4年第4期58-61,66,共5页张绍武 崔佳佳 高媛 
抽象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初中阶段的抽象能力主要表现在数学概念、关系与方法的抽象上。教学中,要关注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引领学生从真实情境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中提炼出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借助问题情境抽象出概...
关键词:抽象能力 真实情境 数轴 
基于函数关系研究函数图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3年第7期52-57,共6页崔佳佳 王亚婷 范兴亚 
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大概念视角下初中函数单元教学实践研究(ZXSXYB2021—025).
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基础,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也是研究新函数的基础.通过代数推理研究函数性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函数图象的发展趋势;通过描绘一些关键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函数图象.以研究函数y=|ax+b|(a≠0)为例,通过设置一...
关键词:函数关系 函数性质 函数图象 
命题有道——一道新定义问题的命制及思考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2年第4期23-25,47,共4页范兴亚 王亚婷 崔佳佳 
一、命题立意所谓“新定义”试题,就是指通过试题提供的新定义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要求学生完成某种推理证明或指定要求的问题.这种“新定义”类试题由于背景相对公平,自北京考察“非常距离”以来,近几年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已经成...
关键词:新情境 推理证明 命题立意 命制 中考试题 创新精神 相对公平 有效载体 
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被引量:1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1年第5期51-53,共3页崔佳佳 范兴亚 凌文伟 
一、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像正比例函数一样,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从算术到代数的过程.学生在小学算术里已经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它们的乘积为定值.例如:当路程S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 现实生活 物体运动 算术 小学 概念的形成 
在新函数的研究中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以“二次型绝对值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研究为例被引量:2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1年第4期27-30,共4页崔佳佳 王秀阁 
初中数学函数内容的学习主要有三类典型的基本函数模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其目的是以这三类基本函数模型为例,让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变化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函数研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积累函数研究的活动经...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 研究对象 研究路径 研究策略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以“正方形对角线上点的运动问题探究”为例被引量:1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8年第7期3-7,共5页崔佳佳 李海东 王丹妮 
研究正方形对角线上点的运动问题,应遵从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要由对角线上点的运动,研究图形中其他相关元素的变化,研究变化中的特殊位置和不变性,研究如何定量刻画某些元素的变化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好教学问题,让学生经...
关键词:动点问题 研究内容和方法 数学活动经验 信息技术 
重视情境引入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年第7期44-47,共4页崔佳佳 张绍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一堂好的数学课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跌宕起伏的过程,意犹未尽的结...
关键词:情境设计 学习动机 第斯多惠 知识联系 传授本领 课堂教学情境 效率最大化 教师语言 起反作用 顺水行船 
巧在立意 妙在链接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1期40-41,共2页范兴亚 毛玉忠 崔佳佳 贺捷 
笔者担任了2013北京市中考西城阅卷点第25题的阅卷工作,整理了对该压轴题的认识和部分学生的精彩解法,希望编辑老师批评指正.【原题再现】(北京中考第25题)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给出如下定义:若℃上存在两个点A、B...
关键词:平面直角坐标系 立意 链接 阅卷工作 北京市 压轴题 下定义 中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