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央波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京华烟云》文化还原汉译翻译翻译策略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信息》《宁波教育学院学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外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业专业术语翻译浅析被引量:2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0期236-237,共2页吴央波 
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ZWZD2015016);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M15JC04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农业项目为材料,结合其中出现的翻译实例,介绍了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以及一些翻译难点,希望有助于促进农业国际交流。
关键词:术语 农业专业术语翻译 农业项目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13期150-153,共4页吴央波 
浙江省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西方经济学术语汉译研究"(项目编号:FX2014045);浙江农林大学校级面上项目"西方经济学术语汉译的社会学解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FK015)
从文化资本视角对经济学术语进行解读是非常重要但研究不够充分的领域。本文选取"economy"为个例,研究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译名。经分析发现,其汉译过程已经形成了特定的翻译场域,并成为一个以"economy"汉译为基础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
关键词:“Economy”汉译 符号变迁 文化资本 
非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NETEM(2014)英译汉中“Beethoven”一词误译为例被引量: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吴央波 
浙江农林大学高教基金项目"(GJYB2014045)"对本研究的资助
文章通过分析近十四年考研英语真题(2001—2014)的题材及其中出现的各类专业词汇,结合对2014年英语(一)英译汉中"Beethoven"一词误译现象的个案研究,指出人文素养和百科知识在考研英语中的翻译部分起到重要作用,并提出教师应如何转变教...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 考研翻译 人文素养 “Beethoven” 
21世纪报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58-60,64,共4页吴央波 
本文分析了21世纪报的一些基本特点,提倡将报刊阅读融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使得读写结合,通过讨论、阅读、欣赏和借鉴这一过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达到输入和输出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21世纪报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中国近现代西方经济文献汉译策略研究被引量:3
《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7期40-43,78,共4页吴央波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中国近现代西方经济文献汉译策略研究"(编号2011B101)研究成果之一
经济文献是见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记录。本研究通过回顾中国近现代清末(1840~1894),清末民初(1894~1919)和中华民国(1919~1949)这三个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着重分析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文献译介和译家活动,客观、全面地展...
关键词:经济文献汉译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西方经济文献《原富》的汉译被引量: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5-49,共5页吴央波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1B202)
《原富》是严复非常重要的一部西方经济文献译作。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无论是严复当时的生存境遇、译者与原作者的契合度、译本《原富》的译语风格和翻译策略都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达到了译本出版时期读者和时代的期望。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西方经济文献汉译 《原富》 适应 选择 
模因论启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新编大学英语》教程为例被引量:3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59-63,共5页吴央波 
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YB1129
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探讨了模因论启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着重分析了"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认为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
关键词:模因论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新编大学英语》 基因型 表现型 
华裔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还原问题——以《京华烟云》为例被引量: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132-134,共3页吴央波 
浙江林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008FR029)
华裔英语文学总是要将中国特色的文化成分"携带过去",作者的创作便带有翻译的性质。再将这类作品译成汉语,则是一种特殊的回译。分析了《京华烟云》英文本中作者对中国文化成分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张振玉和郁飞的汉语译本在文化还原方面...
关键词:华裔英语文学 《京华烟云》 翻译 文化还原 
从多元系统角度看“五四”前后外国文学的翻译被引量:3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4-77,共4页吴央波 
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研究放在更大的文化环境中加以系统的、动态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五四"前后,我国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在文化地位、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都受到当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文学翻译 文本选择 翻译策略 
英汉商务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科技信息》2009年第20期126-127,共2页吴央波 
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商务经济领域里,很多术语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抽象。本文通过对英汉商务语篇报道中大量实例的分析,发现概念隐喻被广泛应用于商务领域,并从三方面,即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进行阐述,...
关键词:隐喻 概念隐喻 商务语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