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同

作品数:1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海县西双湖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初中篮球练习方法初中女生篮球教学青年体育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学校体育》《田径》《体育教学》《体育师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校园“三人篮球”比赛:实现“比赛育人”的旨归被引量:1
《中国学校体育》2018年第3期56-58,共3页孙立同 
“三人篮球”比赛已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实现了从“街头”到“奥运殿堂”的华丽转身。“三人篮球”比赛正是因其项目特性及蕴含的育人价值,成为国内众多不同类型学校的首选赛事。在赛事组织方面,大学生、校队成员或...
关键词:比赛项目 三人篮球 育人价值 校园 东京奥运会 体育教师 竞赛规则 中小学生 
从“现场”到“范式”:初中篮球教学方法适切性研究被引量:2
《体育教学》2017年第7期29-31,共3页孙立同 李虎 
本文对初中体育课程篮球教材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三项基本技术为课题的教学现场进行回溯与思考,分别对其所列的成功范例或生成的教学方法的中位(模式、...
关键词:初中篮球 教学方法 现场 适切 
初中篮球单元构建:基于运动特性的思考被引量:2
《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11期64-66,共3页孙立同 
初中篮球单元(以下简称篮球单元)构建是指初中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篮球为主题通过对篮球运动这一素材进行选择、整合、改造,
关键词:篮球运动 运动特性 初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篮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构建被引量:2
《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8期43-45,共3页孙立同 
篮球项目一直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材内容,然而,审视九年学习篮球的过程与结果,通过对“基本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用”、“比赛”等行为观测,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包括教学方法、场地器材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主...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教学内容 篮球 系统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 运动技能形成 主客观因素 教材内容 
中考体育短跑教学的策略探析
《田径》2014年第12期17-19,共3页徐意坤 孙立同 
短跑(50或100米)是多地区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和体育与健康测试的常设项目,它用于检测九年级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取得理想成绩,执教的体育教师往往不可避免地运用“训练式”的教学手段,以短期内取得运动成...
关键词:体育教师 短跑教学 中考 “健康第一” 运动成绩 可持续发展 健康测试 招生考试 
以“运用”为目标的水平四篮球教学内容构建
《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第5期44-45,共2页孙立同 
根据舴瀚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球类技能目标的描述:“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可见水平四阶段的学生学习篮球之后,应达到“掌握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并能够加以运用”的目标,同时参照课程标准中“评价方法...
关键词:篮球教学 内容构建 标的 课程标准 运动技能 投篮技术 运动项目 熟练程度 
对“初中女生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有效方法”一文的再思考
《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第1期85-85,共1页孙立同 
拜读了沈舜尧、章静两位老师的“初中女生单子肩上投篮教学的有效方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后,笔者认为,两他老师介绍的从双手到单手、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中的一些方法手段之于初中女生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关键词:初中女生 投篮教学 投篮技术教学 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 方法手段 老师 
探寻体操教学内容的“回归”路径——以连云港市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为例
《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12期42-43,共2页孙立同 李虎 
一、探寻——体操内容回归课堂的可行路径1.蓄力——青年体育教师的体操专项技能培训针对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的现状,连云港市每年利用暑期对青年体育教师进行为期8N15天分批次的专业技能培训,2012年7月进行了为期8天...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 连云港市 “回归” 教学内容 体操 路径 青年体育教师 专业技能培训 
少儿篮球运动员脚步灵活性训练七法
《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第2期59-60,共2页孙立同 朱斌 
在基层少儿篮球训练中,一些教练员往往重“手”轻“脚”、重攻轻守。对此,笔者针对少儿的身心特点,参照国内外先进的脚步训练法,结合多年指导训练的实践经验,遴选出了七种针对少儿运动员步法训练的练习方法。
关键词:少儿运动员 篮球训练 篮球运动员 活性 身心特点 实践经验 指导训练 练习方法 
加强版的“蹦蹦跳跳”游戏
《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1期56-56,共1页孙立同 
在2007年12期的《中国学校体育》上,刊载了一则集体合作类游戏《蹦蹦跳跳》——20人、手互搭相连(10人相连与另10人背向立)、以双足跳的形式完成一个圆形的跳转,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健身性和合作性。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师生发现了在...
关键词:游戏过程 《中国学校体育》 集体合作 游戏方法 趣味性 合作性 健身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