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德甫

作品数:1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安县教育局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语文初中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活页文选(教师)》《江苏教育研究》《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窗》的另一种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年第12期42-44,共3页於德甫 
《窗》是澳大利亚小说家泰格特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语文教学界一致认为,小说通过道德高尚的“靠窗的病人”(下文简称“近窗者”)与卑劣丑恶的“不靠窗的病人”(下文简称“远窗者”)的对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丑陋的人际关系。笔...
关键词:《窗》 解读 资本主义社会 短篇小说 澳大利亚 语文教学 人际关系 泰格特 
阅读开放题的形式及答题策略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12期71-73,共3页於德甫 
为了体现开放的课程理念,近年来各地中考阅读题中开放性试题成为热点。开放性阅读试题打破“就文读文”的封闭阅读状态,将文本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敞开,多维度考查学生借助丰富阅读资源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由于开放性试题的敞开性...
关键词:开放题 阅读题 答题策略 开放性试题 课程理念 阅读状态 阅读试题 阅读资源 
试论语文课堂“去神圣化”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4年第5期12-14,共3页於德甫 
神圣化课堂作为生活之外的一种威严、冰冷的存在,是与生活对立的另一个版本。学生以一种紧张、拘谨、不自在的情绪进入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负担,他们也就失却了应有的生活乐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 神圣化 生活乐趣 学生 学习 
如何给语文课堂减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12期13-14,共2页於德甫 
本文属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合理课业负担的质性与量性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080)成果.课题主持人:汤志凌、於德甫.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这种课业负担,来自作业和考试,也来自课堂。坦率地讲,学生学习负担重,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理念和能力出了问题。
关键词:课堂 减负 语文 负担 学生 教师 
“四化”钩玄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3年第12期28-29,共2页於德甫 
课改十多年来,由于广大语文人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阅读教学正逐步走向规范。然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仍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更新观念,优化策略。本文拟从“四化”角度,对当前阅读教学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阅读教学 “四化” 语文教学 更新观念 优化策略 主阵地 课改 
警惕分析人物形象的“端点思维”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2期20-22,共3页於德甫 
针对人们思考问题爱走极端的现象,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先生提出了“端点思维”的概念。“端点思维”说白了,就是思考问题时,非此即彼,执于一端,没有中间状态。
关键词:点思维 人物形象 特级教师 非此即彼 中间状态 李卫东 北京市 
语文教学:道何以道?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3年第11期12-14,共3页於德甫 
语文教学历来主张“文道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后,语文教学重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把“道”教(即人文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 文道结合 精神成长 人文教育 价值观 “道” 学生 
“愤悱之境”的创设与运用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8期11-13,共3页於德甫 
“愤悱”之说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述启...
关键词:“愤悱” 启发式教学 后世影响 语文教学 学生 状态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特点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23-26,共4页罗琳 於德甫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合理课业负担的质性与量性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080)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汤志凌;於德甫
对海安县83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课业负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业负担成因分析表明,初中生负担主要源于教师(学校),小学生负担主要源于家长,教师和家长压力主要源于学校和社会。...
关键词:义务教育 学生课业负担 特点 调查研究 
接通,让阅读教学进入文本深处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38-40,共3页於德甫 
阅读教学的要义是: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从而在揆情度理、入境人心之中激发共鸣、廓开心智、妙解堂奥,进而走进文本核心地带,走进作者心灵深处。而要达到这一境界,根本的手段是:接通。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