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作品数:21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志愿者活动必修家国情怀学科素养高中历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学苑教育》《班主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焦历史概念 优化作业设计——以选择性必修3“古代西亚文化”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4期55-58,共4页王芳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三五”立项课题“学习力视野下高中生历史概念突破的实践研究”(编号:C-c/2020/02/7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教师来说,它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检验,是课堂教学增效的依托;对学生而言,它是自主学习的反思,是学生学习力提升、涵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中的作业往往缺乏设计,存在以下盲点和误区:作业的...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力提升 作业设计 自主学习 开放题 教学实践 目标指向 重量轻质 
例谈习得性无助的突破策略
《中小学班主任》2023年第21期60-62,共3页王芳 
学习环境中习得性无助是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会产生对自我效能的错误认知。究其原因主要有:频繁的失败体验促使个体过多关注结果、目标过高无法产生积极动能、负面的情绪体验代替了理性思考。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 突破策略 自我概念 自我效能 正确归因 
植根乡土资源 激扬家国情怀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0期7-9,共3页薛权开 王芳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基于乡土资源的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研究”(2019JK13-L044)的阶段性成果。
家国情怀体现了个体依附于共同体的归属感,其情感升华是逐层递进的,经由“伦理亲情”到“国家民族认同”。此间,乡土情结是不可或缺的承接纽带。乡土放大了“家”的概念,系“亲情”的寄托之所,是缩小了的“国”,与“国”之命运息息相关...
关键词:乡土资源 高中教材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 中外历史 经济与文化 新陈代谢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爆击“鸭梨”,助力成长
《中小学班主任》2022年第7期18-20,共3页王芳 
班会背景人生每个阶段均会面临各种压力源,因成长阶段、观念、经历等差异会产生对压力的不同认知。笔者所带的高二美术班学生,面临着美术学习和学科学习双重压力,大部分学生力不从心,自信心不足。如何缓解、释放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关键词:班会 美术学习 认知压力 学科学习 助力成长 成长阶段 压力源 双重压力 
包容•宽容•和解——“以史为鉴”对学生实施有效引导
《班主任》2021年第9期30-31,共2页王芳 
分班之际,心中有诸多不舍,不舍在此奋斗拼搏许久的教室,不舍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也不舍您的教导……平心而论,上了高中,我的脾气愈发暴躁所幸遇见您,您的教诲总是那么富有亲和力和哲理一次、两次……不知多少次,您的教诲从无厌烦。
关键词:分班 有效引导 奋斗拼搏 以史为鉴 亲和力 
例说历史概念的阶梯性理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15期58-63,共6页王芳 
江苏省规划办“十三五”立项课题“学习力视野下高中生历史概念突破的实践研究”(C-c/2020/02/73)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概念的阶梯性在教学中体现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解读历史现象中获得感性思维的提升,在解读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中形成对历史本质的理性辨析,以变化、延续的眼光看待历史概念内涵和本质,以期升华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关键词:感性思维 阶梯性 历史学科素养 解读历史 理性辨析 概念内涵 客观规律 本质 
构筑“同一境界”,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6期30-33,共4页王芳 
因为历史视域与现实视角的时空差异、个体差异,历史想象会出现偏差或者难以实现。要真正做到与前人处于"同一境界",就要避免用今人的"后见之明"来看待过去的人和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时刻拥有一种与前人平等对话、为前人设身处地、...
关键词:平等对话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个体差异 理解能力 必修一 历史视域 后见之明 时空差异 
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引领的历史教学探索被引量:1
《江苏教育》2019年第67期11-13,共3页薛权开 王芳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生态环境教学研究”(编号:B-b/2016/02/77)的研究成果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因彰显历史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特性而受到普遍关注。家国情怀与其他四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层层相关,以该视角思考并实践家国情怀的课堂教学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学科素养提升:史料研读的价值取向——以人教版必修1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5期34-38,共5页王芳 
2018年11月22日笔者参加了江阴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新秀评比的上课活动,上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1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这节课作了如下要求:概述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关键词:人教版 学科素养 对峙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 价值 研读 史料 
多元证据,合理、充分理解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2课同课异构的感悟
《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2期30-32,共3页王芳 汤春红 
“历史学科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的人和事的论述,是一门推理的学问。要获得历史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史料’与‘历史’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用于过去的重建。这就是需要正确的证据意识,并有将史料...
关键词:历史学科 证据意识 同课异构 人教版 感悟 历史材料 历史教学 “过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