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县实验小学

作品数:126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作文小学生爸爸教学方法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育研究》《小学生(教学实践)》《四川教育》《红领巾(萌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话“教师动力”
《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第5期3-9,共7页陈兴中 纪大海 张乃文 刘世民 戴高龄 杨曦 赖晗梅 毛凤鸣 
教师是教育“立德树人、提高质量”的核心主体。其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由此看来,强师兴...
关键词:教师群体 对话 解码 中华民族 立德树人 伟大复兴 效能发挥 教师发展 
长不大的爸爸
《小学生作文》2016年第3期20-21,共2页彭惠聆 
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才能回家三四次。每次他回家,我和妈妈都像过年似的,高兴地围着他团团转。爸爸呢,一回到家就像是个小男孩似的,完全没了工作时的精明干练,整天和我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指向读写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例谈
《四川教育》2016年第2期60-61,共2页付建勇 
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关注读写素养的形成,是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对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素养”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 素养 读写 指向 教学研究 实际操作 
文化立校 文化治校——浅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年第10期42-,共1页毛凤鸣 周晓玲 闫谨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辞海》中注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英国文化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文化既指...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组织机构 行为习惯 思想意识 学校特色 现代公民 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活动 学校制度  
“县域推进教育国际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教育科学论坛》2015年第21期33-36,共4页邱刚田 易恩 林琳 温文勤 
对四川省双流县域内公办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调查表明,大多数学校对教育国际化有较准确的认识,并积极开展教育国际化的行动,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增设小语种课程等。同时也存在着学段差异、地域差异和现行政策...
关键词:区域 教育国际化 调查研究 
“自由”之花朵朵开
《中国德育》2015年第9期58-59,共2页唐信华 闫瑾 
2009年,四川省双流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在追寻学校发展轨迹,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把脉学校的历史文化与创新特色,叩问教育的本质,怀揣着"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的美好夙愿,抛开功利,回归教育的原点。双流实小的幸福教育着...
关键词:自主能力 个体差异 幸福教育 回归教育 社会相 办学经验 四川省双流县 和谐发展 合作态度 花园里 
追寻学校文化的生命之根
《教育科学论坛》2015年第14期43-47,共5页毛凤鸣 
作为一名校长或者园长,针对如何办学的问题,心里面一定都有自己的主张。的确,一个新校长到了一所学校,他们思考的一定是想怎么把这所学校办好,办成一所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学校。这样的思考不能说不对,但是当我走过漫长的教育之路以后,...
关键词:学校特色 生命之根 一所 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哲学 自主能力 专业论文 教育品牌 学习主体性 智力因素 
关注学生生成状态 彰显学生生命活力——基于学生生成状态的课堂观察与思考
《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16期153-154,共2页颜桂鸣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构建有生命的课堂"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而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将是无法预料的。而且,随着学生生...
关键词:生成状态 课堂观察 教学效果 教育理念 霍姆林斯基 确定位置 生生互动 生成性教学 思维倾向 课堂教学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教育科学论坛》2015年第12期53-55,共3页钟霞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对知识的获取作了三个比喻:先验论者像蜘蛛一样只知道从自己的肚子里吐丝布网。经验论者像蚂蚁一样只知道收集材料。而科学认识应该像蜜蜂一样,把采集来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并酿造成蜜浆。蜜蜂的...
关键词:培养策略 教育家叶圣陶 哲学家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 布网 阅读教学 学习小组 情感教育 阅读过程 课内 
我喜欢自主学习——浅谈低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未来英才》2015年第3期47-47,15,共2页王佳雯 
圣人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而今,我们众所周知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坦言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不难明白,前人的经验...
关键词: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学生 培养 能力 语文 学习活动 学习态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