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三厂中学

作品数:306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永兴陆敏娟袁红卫方春梅徐忠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考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语文课堂高中语文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教学中渗透整体性思想的尝试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6年第12期67-67,共1页沈霞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需要学生准确、科学地理解、掌握、表达、运用历史概念,分析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或者某一重大事件的历史史实及其特征时,学会站在历史学的视角看待既往的世界。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体现和构建整体性思想,...
关键词:历史课堂 历史史实 转变时期 历史概念 整体性特征 认知体系 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一言堂 特定历史阶段 中国西部大开发 
多元积累,让学生作文“新新”向荣被引量:1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年第10期16-17,共2页施春娟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多年来立足课堂,深入研究,对提升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不懈探索。本文以苏教版语文教学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了解文本背景,探究史实 例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
关键词:语文写作 阿房宫赋 高中语文 作文训练 苏教版 海伦·凯勒 课外知识 下笔如有神 不知道 补充材料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平衡”艺术
《湖南中学物理》2016年第9期19-20,共2页姜瑜 
“平衡”不仅是一个物理术语,也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如果将教学活动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那么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追求属于教学的平衡艺术。物理课堂上的平衡艺术就是要协调好各项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各项教学活动的尺度,让学生能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课堂 课堂容量 填鸭式教学 教学因素 教学活动 物理学习 离心现象 学习小组 教学手段 
多维设计,助力高中田径教学被引量:1
《田径》2016年第9期14-15,共2页陆剑 
田径,尤其是跑、跳、投等运动项目,是各类体育运动的根源。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基础性,学生们对这些田径项目可谓司空见惯,轻车熟路,这也导致大部分高中学生都有着喜欢上体育课,却不喜欢上田径课的现象。那么,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如...
关键词:田径教学 田径项目 田径课 运动项目 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 力高 内容与形式 实践任务 学习体验 
角色扮演:在多重体验中有效建构
《文理导航》2016年第8Z期99-,共1页盛黎春 
人们在对自然科学的不懈探究中,逐渐形成了线性、普遍性、还原性、可逆性等思维模式,并由此影响到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方式。然而,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认知现象,我们在遵循一定的科学的探索路径的同时,还需打破传统思维的困囿,因为学生...
关键词:角色扮演 探索路径 课堂教学方式 认知现象 原性 
由“隐”而“现”,升华文本体验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年第7期23-24,共2页徐竞竞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使用文本细读法阅读文本,必然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内涵,从掌握文本之“形”做起,把握文本的“内神”,找好切入点,由“隐”而“现”地阅读文本。
关键词:阅读文本 本体 华文 语文教学 细读法 “形” “现” “隐” 
游山玩水,探究游记散文“真滋味”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年第7期26-27,共2页黄筠筠 
古代骚人墨客往往在游山玩水、登临古迹中畅叙自己的情思。他们习惯于在自然之景中览物抒怀,将所见之景与自身经历结合在一起,他们喜欢山的巍峨、水的灵动、天的空灵、地的辽远,在自然万物中去发掘它们蕴含的人生哲理,于是就形成了...
关键词:游记散文 滋味 人生哲理 艺术魅力 自然 
“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6年第7期83-84,共2页徐杨峰 
本文通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评价补充以及优化思考这四方面出发,寻求"翻转课堂"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诗词鉴赏之间接抒情的几点探究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年第7期31-32,共2页沈凤艳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重在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诗人毫不掩饰地袒露胸襟,学生欣赏起来一目了然,而间接抒情涉及的内容宽泛,表露的情感较为晦涩,需要学生掌握其基本的表达形式及特征,才能深入体味作者在诗文中蕴含的情感。
关键词:间接抒情 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魅力 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 学生 情感 
“感动中国”,“感动”语文课堂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年第7期100-101,共2页徐丹 
借用“感动中国”中的颁奖词,引导学生从中品味表达“弦外之音”,定会让他们由被感动主动转变为自觉学习借鉴,课堂自然就会情真意切,永远感人动情。
关键词:“感动中国” 语文课堂 引导学生 学习借鉴 感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