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

作品数:1054被引量:2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光全吴宝席邓守梅彭兴奎周培玉更多>>
相关机构:沛县第五中学南京市竹山中学宜都市教研室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研室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品课教学如何体现“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5期54-55,共2页黄腾顺 
培养学生的人格是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之一。为此,在思品教学中,应处理好“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这“三性”原则。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 生活性 活动性 开放 思想品德课 新课程 学生 
思品课教学应做到“四个结合”
《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6期61-61,共1页陈青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思品课教学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十分莺要而特殊的任务。积极探索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二十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使我...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 “四个结合” 思想品德形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 学校德育工作 小学阶段 小学思品课 少先队活动 
思品课教学中的要点、重点和难点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45-46,共2页傅立国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小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要点 教学手段 
思品课教学的整体优化
《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8期33-34,共2页陈建志 
思品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教学各要素,优化教学结构手段,可以发挥思品课教学整体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结构 思想品德课教学 优化 教学要素 
思品课的实践活动被引量:1
《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6期32-32,共1页邱同竹 曲新华 
为了克服“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后的行为却不尽人意”的毛病,思品课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性,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前、课内、课后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关键词:实践活动 学教育 思品课教学 道德实践 
思品课活动化的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4期32-33,共2页孙淑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切关注。一是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个性养成,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强化和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 教学过程 活动化 践行 教学改革 大教育 学生学习 地体 活动性 距离 
思品课教学要增强导行功能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33-33,共1页任定东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灵活运用教材,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导行 思品课教学 学生 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发展 思想品德课 道德认识 增强 
思品课教学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10期32-33,共2页石庆兰 
面对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思品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而要以创新教育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 开放型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导学 社会 学生 时代 
改变思品课照本宣科现象被引量:1
《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8期29-29,共1页薛晓倩 
我从改变照本宣科现象出发,力求取得教育实效为宗旨,运用多种措施,在思品课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点尝试。
关键词:教育实效 思品课教学 现象 尝试 实践 宗旨 
思品课教学八法
《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第9期33-33,共1页冯秉忠 唐晓敏 
一、情境体验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恰当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教学场境,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这种意境之中,激起主动寻求知识探求真理的欲望。如上《保护环境卫生》一课时。
关键词:学生情感 教师 引导学生 教学场 教学目的 情境体验 环境卫生 情感色彩 探求真理 共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