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课

作品数:1189被引量:111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兰刘春毕小君付胜利杨培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中小学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学校特色美育课程实践探索——以“龙王草艺”工作坊校本课程为例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黄小明 赵文鑫 
在“五育”融合和美育浸润背景下,乡村学校如何充分利用在地资源,选用随处可得的材料,确保每位学生都享有艺术感知与创作表达的机会,成为落实全面育人的重要问题之一。龙王学校地处客家人聚居区,依托“耕读传家”的文化内核,开发出“龙...
关键词:乡村学校 校本课程 工作坊 实践探索 全面育人 五育 美育课程 文化传承 
泥呈万象,匠心传承——革命文化融入“非遗”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4年第10期27-33,共7页廖石生 
2024年度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革命文化的小学美术鉴赏数字资源研究”(课题编号:KT24054)的研究成果。
革命文化和地域“非遗”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本文以革命文化融入地域“非遗”的特色美育课程“泥呈万象,匠心传承”为例,着重阐述了该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五个阶段。该美育课程以革命文化为主题,以“非...
关键词:革命文化 闽南造像 地域“非遗” 美育课程 
取纹样精粹 扬传统智慧——小学“纹艺慧心”美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12期58-62,共5页唐柳波 
“纹艺慧心”美育课程以举办一场主题为“让纹样美给你看”的创意艺术展览为目标导向,以传统纹样为文化载体,让学生聚焦传统纹样的核心知识体系,探索多种创意实践,将作品成果进行公开展览,由此达成“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的...
关键词:传统纹样 美育 
由心而生——新时代美育课程实施的链源被引量:1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7期15-17,共3页朱敬东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美育的意义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满足应对社会发展需求与挑战的未来人才。一、学习任务是实现美育课程的要件对于未来课程指...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未来人才 心灵教育 艺术课程 美育课程 因材施教 学业质量 社会发展需求 
教研员与教师应多参加数字化培训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7期93-93,共1页李伟东 
在今年秋季教材征订的时候,我发现了人美社近两年新出版的教辅课程《美育》,并说服我们领导预定了全套。通过此次研讨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特别有代表性的美育课程,比如《寄情山水》《桥的故事》《汉字创意》以及《表达与抵达——中国现...
关键词:教研员 中国现代美术 寄情山水 美育课程 汉字创意 教辅 数字化培训 教材征订 
“龙舟说唱”艺术融入版画教学美育课程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11期12-17,共6页廖向阳 苏欣玲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年度推广应用课题《版痕之美,画美育人——版画课程的区域性发展研究》(课题立项编号:NHTG2021003);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小课题《“龙舟说唱”艺术融入小学高年段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DX2021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龙舟说唱”在民间又称“龙舟歌”或“唱龙舟”,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顺德一种特有的民俗民间艺术。我们将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龙舟说唱”作为美育课程融入版画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多...
关键词:民族自信 小组合作 美育课程 文化自信 综合实践能力 龙舟 版画教学 审美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在少儿美育中的运用--以3-12岁儿童的美术课程为例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第9期46-50,共5页陈荟洁 李晓宇 
美术教育有独特的表现语言和育人价值,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美育的有效载体。就美术学科而言,特别强调立足于美术教学的美育,其中,少儿美术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情感上都可以让孩子的思想得到表,为...
关键词:学校美育 少儿美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美术课程 美育课程 美术学科 美术教学 育人价值 
江南水乡古镇“非遗进校园”美育课程实施现状与困境分析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1年第10期7-11,共5页徐耘春 
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育视域下‘社会+高师教育+基础教育’一体化的非遗传承与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2022383);2021年度上海市级高校重点课程“美术论文写作”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1.江南水乡古镇“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江南水乡古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育课程 文化自信 民族情感 现状与困境 历史文脉 
“非遗进校园”美育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江南水乡古镇“非遗”为例被引量:1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1年第10期12-16,共5页陈琳 
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育视域下‘社会+高师教育+基础教育’一体化的非遗传承与定展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20223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年度上海市级高校重点课程“美术论文写作”与2021年度上海师范大学一流本科培育项目“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教育部推进“非遗”进校园的背景下,提出构建江南水乡古镇“非遗”美育课程体系,通过上海市帕丁顿双语学校暑期夏令营的“非遗”系列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本次“非遗”系列课程涵...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 教学实践研究 美育课程 双语学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进校园 系列课程 夏令营 
融合信息技术 重构美育课程 翻转美育课堂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1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曹晓勇 
推进教育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融合创新美育课程的过程。课堂教学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美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我校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学校美育课程中的翻转课堂及微课程教学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美育教育 微课程教学法 教育信息化 美育课程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融合创新 翻转课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