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

作品数:5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冬梅卢清荣钱彩华王少平张玲玲更多>>
相关机构:睢宁县实验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教资料》《中小学教学研究》《华人时刊·校长版》《新智慧》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紧扣知识本质,助力学生深度建构数学概念——以生活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下册《认识线段》一课为例
《现代特殊教育》2024年第13期60-62,共3页浦陈霞 
数学概念较抽象,智障学生理解起来存在较大难度。为了帮助智障学生深度建构数学概念,教师应找准概念生长的生活原型、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与数学间往复,建构正确的概念表象。同时,聚焦和解读概念理解的“难点”处,帮助...
关键词:数学概念 知识本质 智障学生 
把握概念本质 丰富概念内涵——《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第26期59-61,共3页许婷婷(执教) 张敏(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2.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
关键词:概念本质 语言描述 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概念内涵 苏教版 线段 
从生活出发让数学概念有效构建——以《认识线段》教学为例
《新智慧》2023年第15期96-98,共3页程莉炜 
数学源于生活,“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师教学时应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有效构建数学概念。本文以《认识线段》这一课堂教学为例,从动手操作,唤醒生活经验;归纳特征,抽象图形;...
关键词:有效构建 图形与几何 数学概念 从生活出发 课堂教学 动手操作 抽象图形 源于生活 
在“做数学”中实现概念的建构——以《认识线段》一课为例
《我爱学·课程与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袁敬丰 
通过“做数学”,动脑与动手有机结合,师生在实践中深化数学概念,在动手中感悟数学乐趣,进而推动学生的数学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做数学” 数学思维 认识线段 
追求意义的深度理解——《认识线段》一课中“端点”的教学处理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8期87-90,共4页贺艳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中,变幻莫测的“端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这是因为教学并没有突出端点的本质含义,学生并没有体会到端点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对此,重构了《认识线段》一课教学,重点突出端点“再创造”的过程,实现端点...
关键词:线段 端点 意义理解 
《认识线段》两个版本教材内容比较及教学启示
《教育视界》2022年第11期19-21,共3页丁蕾 
《认识线段》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线段的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对比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认识线段》一课内容的编排,从整体编排、概念引入方式、概念巩固活动和习题编排等方面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认识线段》 编排顺序 引入方式 巩固活动 习题编排 
经历抽象过程 促进思维活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说明(一)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26期30-32,共3页王妍 荆亚琴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教学过程】一、认线段1.拉一拉。师: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毛线。你有什么方法比出它们的长短?生:把线拉直了。师:请大家捏住毛线的两端,轻轻拉一拉,再和同桌比一比。师:仔细观察,现在的线和原...
关键词:思维活跃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比一比 苏教版 仔细观察 二年级上册 毛线 
积累活动经验 发展空间观念——《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与说明(二)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26期32-34,共3页王丽娟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关注数学的本质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老师很喜欢画画,你们想看我画的画吗?(课件出示两幅简笔画)【说明: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线段呢?线段是几何概念中最原始、最基本...
关键词:简笔画 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数学的本质 创设情境 数学本质 课件 几何概念 
用“思维”让学生“看见”图形——兼评《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26期35-37,共3页潘小福 
几何学概念的基础是图形,图形相对于数量而言似乎更为直观,因此在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学中,我们一直存在一个认知偏差,总认为几何学概念更容易感知对象,相对于代数而言更容易抽象。事实上,事物越是直观,越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抽象就越难...
关键词:认知偏差 数学思维活动 概念教学 感知对象 教学设计 几何学 认识图形 低年级学生 
经历多样活动 感悟线段特征——《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2020年第32期50-51,共2页刘兆伟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过程】一、把物体当线段,概括线段特征师:老师手中有两根毛线,哪根比较长呢?你打算怎么比较它们的长短?预设:把这两根毛线拉直,并将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就能比较出...
关键词:多样活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毛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