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钗

作品数:3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嵊州市城关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考三角板中考题数学课程标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数学教学研究》《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巧建坐标系 妙用解析法被引量:1
《理科考试研究》2019年第24期19-23,共5页安国钗 张正华 
某些非函数问题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巧妙运用解析法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从过定点问题、立方体展开图、网格问题、方程不等式、程序框图等几个方面,分类例举如何巧建坐标系,有效地运用解析法,为解题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解题教学 坐标系 解析法 
巧用旋转变换,预设“一题一课”——以一道一模填空题为例被引量:2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7年第10期79-81,共3页安国钗 张正华 
在当下,中考前各地、各校的模考已成为一项教学常规,特别是各地区的模考卷,教研员非常重视命题与审题工作,往往能有一两道把关题精心设计,推陈出新,既有效检测了学生近期学习的效果,又引导着数学知识的前后关联和思想方法的提升.本文关...
关键词:填空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题 教学常规 教研员 习题课 道一 关题 旋转变换 线段 
从两种不同解法谈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5年第1期98-100,共3页张刘坤 安国钗 
郅庭瑾先生指出:“无论使学生‘学会生存’也好,‘学会关心“学会学习’也好,只有学会思维,学会创造性地思维才是最核心和最首要的.”美国教育大师杜威先生也指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的,...
关键词:思维过程 学会学习 训练技能 原则性问题 全等三角形 数形结合思想 学会生存 分类讨论 二次函数 问题解决 
一个基本结论的应用及拓展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12期85-87,共3页安国钗 张正华 
一、基本结论及应用 我们都知道,若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那么若两点关于直线y=x对称,它们的坐标又有何关系呢?命题:若点A(a,b)与点B(c,...
关键词:比例函数 相似三角形 数形结合思想 第三象限 对应边 公共点 解题能力 平面直角坐标系 等量关系 三元一次方程 
从两种不同解法谈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21-22,4,共3页张刘坤 安国钗 
郅庭瑾先生指出:“无论使学生‘学会生存’也好,‘学会关心’,‘学会学习’也好,只有学会思维,学会创造性地思维才是最核心和最首要的.”美国教育大师杜威先生也指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
关键词:思维习惯 学生 学会生存 解法 学会学习 美国教育 学会关心 教育教学 
一个基本结论的衍伸及应用
《数理天地(初中版)》2014年第11期20-21,共2页安国钗 张正华 
我们知道,若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键词:应用 轴对称 横坐标 相反数 纵坐标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被引量:4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安国钗 张正华 
在分析一次期中考试时,一位比较内向的学生鼓足勇气说出了她的困惑,“老师,您平时上课在讲难题时我能听懂,但每当自己做,特别是在考试时,头脑里就一片空白,思路很乱,一点儿头绪都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笔者从课堂积极...
关键词:反思能力 学生 初中数学 解题 培养 期中考试 主动参与 课后复习 
一组对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解法探析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4年第3期46-50,共5页张正华 安国钗 
一组对角为直角的四边形,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屡见不鲜.根据题目的不同条件探析此类问题的解法.大致包括四种解法:构造辅助圆、延长对边补成直角三角形、作垂线构造相似、利用轴对称变换等,体现的都是转化思想.通过解法探析,为教...
关键词:四边形 解法探析 转化思想 
一种特殊四边形的解法探析与启示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3年第5期38-41,共4页安国钗 张正华 
四边形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它不仅体现着和三角形的紧密联系,突出地显示着图形向三角形转化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四边形本身还有着美妙而重要的性质,是解决更多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基础.四边形中除了平行四边形及梯形外,...
关键词:特殊四边形 解法 平行四边形 数学问题 中考试题 三角形 图形 梯形 
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器的使用被引量:1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16-19,共4页安国钗 张正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新课程引入计算器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从繁杂、机械的计算中解脱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计算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 注重实效 实际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