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燕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盐城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活化《登高》诗歌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江苏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性·生活化·融通式——我的语文教学之路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13期4-7,共4页廖海燕 
作者从事语文教育30年,实践研究的主线始终紧扣着“语文性”、“生活化”和“融通式”这三个关键词。第一阶段,关注语文性,为务实有效而教,是定性守本的探索期;第二阶段,参与“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为专业发展而教,是从实践到理论...
关键词:教学教研 语文性 生活化 融通式 
无痕融通: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立人”追求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21期87-90,共4页廖海燕 
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核心旨归就是教文立人,这当中"教文"和"立人"是无痕融通的. 教好文是分内之责,"教文"的过程与诸环节是渐进"立人"的前提;立好人是终极目标,"立人"是在"教文"的过程与诸环节中无痕、渐进地实现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就是在...
关键词:自主精神 创造品质 立人 生活化语文 无痕 感悟力 表达力 独立人格 
死记住的前提是活记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8年第3期21-23,共3页董旭午 廖海燕 
生活化地教学生活记诵经典诗文,不仅事关如何设法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更事关学生是否有兴趣学好语文,能否养成自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好习惯。教学生能够终生死记住,以不断修养、自如运用,走生活化语文教学之路会有作为。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 活记诵 死记住 
以生为本:最重要的是真践行——参访加拿大基础教育随感
《江苏教育》2018年第18期77-78,共2页廖海燕 
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对于这种以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发展和未来幸福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要的是真践行。
关键词:以生为本 真践行 崇真尚实 
用多元评价引领学生课外阅读——高一“兴趣阅读”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措施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6年第2期73-75,共3页廖海燕 
一、设计缘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目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多元评价 学生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学语文 学业负担 小条 高一学生 阅读情况 阅读过程 
生活化语文教学就是师生一起过“生活”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6年第1期19-21,共3页廖海燕 
“生活化语文教学”中的“生活”一是指作者生活、课文生活、生活情理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读者生活,与教与学相关的教师生活、学生生活等;二是指生活已经成了教学的手段、策略、途径、环境和资源;三是指师生在生活化语文教育场内一起过...
关键词:生活化 语文教学 自觉自主 过“生活” 
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意蕴——杜甫《登高》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9期14-15,共2页廖海燕 
杜甫的《登高》是一篇经典之作,这首诗被胡应麟称为“古今七律第一”,我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语文教师,更喜欢追求内容上的突破,尤其是这首内涵丰富的杜诗,必须得好好研习文本,得上出一定的高度和厚度。课后,我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对...
关键词:教学反思 《登高》 杜甫 文本 隐藏 语文教师 诗歌教学 胡应麟 
生活化背景下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6期12-14,共3页廖海燕 
一、活教教活字词知识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识记汉字的字形和读音,应将形、音、义结合起来。每个字之所以有它固定的读音,或有几个读音,都是因字义而定的。每个字之所以有固定的字形,也是由它的意思决定的。
关键词:语文知识 教学策略 生活化 结合体 读音 汉字 字形 字词 
诗歌可以这么教——以《登高》为例谈古诗文教学被引量:1
《语文知识》2014年第7期70-72,共3页廖海燕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地探寻古诗文教学之路,现以《登高》为例,谈谈对古诗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登高》 诗歌教学 配乐朗诵 中学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知人论世” 课堂教学 
名著阅读教学的三大工程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3期10-12,共3页廖海燕 
一、名著阅读从高一抓起 文学名著的阅读必须通读原著,而高中学生作业多,学业压力大,生活阅历浅,缺乏阅读名著的兴趣或缺少阅读名著的时间。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名著阅读 高考语文 大工程 文学名著 学生作业 学业压力 生活阅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