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富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设计口语交际教学交际话题老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七彩语文(教师论坛)》《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语文版)》《江苏教育(小学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修订苏教版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6年第11期20-22,共3页杨新富 
一认真领悟编写修订意图新修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材,话题由原来的27个增加到30个,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均安排了8个话题,其中有4个新编话题,有些话题在四册教材中的顺序有了调整,有一些话题以及教...
关键词:第一学段 口语交际教学 苏教版 语文教科书 交际情境 实践机会 教学情境 口语交际课 学习过程 语言能力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语文的平台——评翟素琴老师执教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3年第7期54-55,共2页杨新富 
2013年杏坛杯赛课,翟素琴老师执教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自主学习的导航图式”.为学生搭建了一座自主学习语文的平台。下面着重从两方面对这节课作一个评价。
关键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自主学习 执教 老师 语文 学生  设计理念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异构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3年第7期55-58,共4页杨新富 
阅读教材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提供给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学生通过一个个范例的学习,主要应达到三个目的: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教学 阅读教材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自主阅读 
紧扣话题 创设情境 双向互动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年第7期40-40,共1页杨新富 
一、教学设计紧扣交际话题 《临别赠言》这个口语交际内容就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编写的。“临别赠言”这个话题教材明确了两点:赠言的主要内容是互相勉励和美好祝愿:赠言需要表达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毕业临别之际的依依...
关键词:交际话题 创设情境 《临别赠言》 双向 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 编写意图 教学设计 
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学会表达沟通的本领——《临别赠言》教学设计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年第7期41-42,共2页杨新富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创设的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沟通应对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 《临别赠言》 教学设计 实践 学会 设计理念 交际情境 实际生活 
阅读歌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2年第7期66-66,共1页杨新富 
《我为你骄傲》教学片段及评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2年第2期45-46,共2页李媛 杨新富 
【教学片段】师:这几个词非常有特点,你们小声地读一读,看看会发现什么。生:最后一个字是轻声。师:谁来帮帮他说,说准确。我们学语文,用词一定要准确。生: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是轻声。师:对了,不是一个词语,是全部。我们遇到轻声词语该...
关键词:教学片段 学语文 第一学段 声地 小学低年级 教学实录 男同学 阅读课堂 执教者 激趣 
《学会道歉》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杨新富 
教材版本 苏教版一下第四单元 一、巧用生活中的“意外”,将学生引入交际话题 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一位女生走到老师跟前说了几句话,老师摸了一下她的头,女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关键词:教学 道歉 学会 教材版本 交际话题 苏教版 老师 女生 
让拼音学习有趣起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2005年第17期24-27,共4页杨新富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 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 教学设计 《语文》 苏教版 低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 入学 
寻找开启阅读王国大门的金钥匙——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识字5~识字8”模块备课教学设计被引量:1
《人民教育》2005年第15期35-39,共5页杨新富 
在新课程中,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教学的局限?怎样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新课程呼唤教学返璞归真:以长远的眼光审视教学效益,以整体的思路设计课堂教学,以高质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 语文 课程改革 二年级 “识字5~识字8” 模块备课教学 教学设计 上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