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琼

作品数:1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庆市高琦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语文慈母《慈母情深》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上旬)》《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红”背后的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6期9-11,共3页汪琼 
2017年3月4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专题报道"让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着重介绍了安徽省安庆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情况。4分25秒的节目,我出镜1分钟左右,且语出直接:"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比较浮躁、喧嚣,我们...
关键词:孩子成长 央视新闻频道 阅读课程 犟龟 课程化 浮来 读写结合 内容和形式 国际大奖 省级课题 
“语文知识”与“语文教材”——“语文教育乱象”的源流分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年第11期90-93,共4页汪琼 
靳健先生《谁在长期扰乱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文的观点虽然多有偏激,却说了很多人心里存着但绝不会这么公开直白的一些话。在讲究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文化里,这样为文,需要的不仅是眼光,还有一点勇气。文章的确让人解气。语文老师头上...
关键词:老师头 儒家文化 文学教育 鲁滨逊 传统语文教育 教育传统 课程设置 叙事人称 思辨能力 课程形态 
教育戏剧工作坊 听,身体在歌唱
《当代教育家》2016年第9期44-45,共2页汪琼 
我后来才知道,在欧美国家,教育戏剧已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和能力的教学方法,甚至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手段。而最初,我对教育戏剧的了解像大多数一线老师一样,是从《当代教育家》杂志的陆续报道和戏剧专辑中看来的,是...
关键词:身体 教育家 欧美国家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戏剧 
名师不一定出高徒
《当代教育家》2016年第7期13-13,共1页汪琼 
有些话,哪怕流传千年,也经不住事实回击,比如“名师出高徒”这句。《当代教育家》曾刊载过一位数学名师蜕变之路: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各级各类比赛大奖,但每次检测,他们班成绩并不比其他班好多少,直至他开始课程改革。...
关键词:教学能力 课程改革 教育家 
“犟龟”的教育之道
《当代教育家》2016年第6期30-31,共2页汪琼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这是唐人王建所作的《雨过山村》。局外人看到的也许是一幅乡村田园风光,而在童年的我看来,却是寂静得只听见自己耳朵轰响的图景。那时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开了一间小...
关键词:犟龟 乡村田园风光 雨过山村 竹溪村 农忙时节 小王子 经典阅读 应试能力 林焕彰 教室门 
不应止于“试”或“不试”的争议
《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3期18-18,共1页汪琼 
公开课要不要试教?这问题真需要从头说起。对教学新手而言,不要说公开课,就是家常课,要想备好课也要空堂试教,至少要在心里静思默想几个来回,否则恐怕没人敢进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就算是教学骨干,要做好平衡也不是易事。
关键词:教学骨干 堂试 静思 试教 语界 执教者 渐行渐远 毫无价值 从公 成长需要 
多给孩子一个支点
《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1期59-59,共1页汪琼 
二年级绘本读写课,两节连上,有点够呛。今天再次做了一些微调,一节课共读科普绘本《你上当啦》,另一节课阅读仿写儿童诗《花和蝴蝶》,完成仿写的奖励是可以自选绘本阅读。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摸索读写的关系:读而不写,读也无果...
关键词:支点 孩子 相得益彰 读写课 绘本 二年级 儿童诗 仿写 
“节日诗词中的民俗”活动课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13年第3期34-34,共1页汪琼 
日常教学,我们总是将古诗词定位于文学作品,从经典的意义进行学习、探讨。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比如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诗人都会吟诗作赋,像王安石的《元日》,就将过年的民俗用写实性的画面一幅幅呈...
关键词:传统节日 古诗词 活动课教学 民俗 日常教学 文学作品 《元日》 诗词教学 
钓起“启示”的启示——《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4期36-37,共2页汪琼(设计) 于月红(评析) 
学情简析:这篇文章类似我国的寓言,故事好读,寓意难解。对四年级学生而言,阅读过程只是从故事到启示,而理解过程却必须由启示回到故事,借故事的形象理解事理的抽象。另外这篇文章语言表达风格比较凝练,有许多空白点值得挖掘,可...
关键词:《钓鱼的启示》 课时教学设计 文章语言 阅读过程 理解过程 表达风格 内心世界 故事 
精确 精练 精妙——好题目的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期49-49,共1页汪琼 
学生在为自己的习作定题目,或者给阅读的短文加题目时,总是比较茫然,因为学生对什么样的题目是好的,如何才能达到好的标准并不清楚。所以,教师有必要用例子来清晰呈现程序性知识。
关键词:标准 精练 程序性知识 学生 习作 短文 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