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

作品数:32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巢湖市第二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作文试题安徽卷作文记叙文安徽高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语文天地》《语文天地(初中版)》《中华活页文选(教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集体话语”远去,“个性表达”归来--2014年安徽卷作文试题评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第7期153-154,共2页刘德海 
像往年一样,我第一时间获知2014年安徽卷作文试题的内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没有“提篮春光看妈妈”的若即若离,没有“深处种菱浅处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茫然无助,没有“梯子横放还是竖放”现实悖理,也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关键词:作文试题 安徽卷 集体话语 试题评析 个性表达 价值判断 “我” 考生 
一张请假条折射的写作意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3年第12期42-43,共2页刘德海 
班主任,我有事想回家一趟,明晚赶过来上自习。XXX 看了上面的请假条,大体明白了学生的意思:回家一趟,有事。
关键词:请假条 写作意义 折射 班主任 回家 自习 学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评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试题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9期31-31,共1页刘德海 
先看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关键词:作文试题 安徽卷 高考 奇崛 书写规范 萧伯纳 材料 文章 
高效课堂五组团:微格训练课型研究——基于写作练习的微格课堂建构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36-I0038,共3页刘德海 
先以必修一、必修二为例:依据表格和教材可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研讨与练习”部分安排“写作练习”23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析如下:1.按文体划分的“写作练习”次数:文言文单元,5次;诗歌单元,5次;小说散文单元,5次;其...
关键词:写作练习 高效课堂 课型研究 微格训练 必修教材 文体划分 训练内容 高中语文 
高效作文课堂的生态定位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39-I0041,共3页刘德海 
【导言】对于作文教学来说,任何高深的理论,任何新鲜的观点,都必须落实到每一堂教学实践中,落实到对学生作文实实在在的提高中才算有效有用。高效作文课堂,是一个大课题,一堂堂教学实践,在不断验证课题的实有意义。对既有重形式...
关键词:作文教学 课堂案例 生态定位 教学实践 学生作文 课堂形式 课题 高中 
《无题而作:一种接地气的命制》教学实录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41-I0042,共2页刘德海 
师:我仃J这一节课没有硬的学习任务,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轻松一点。(学生有点不解,左顾右盼)聊聊我们国家有哪些新鲜的事?我们周围有哪些有趣的事?我们自己又在想着什么“芝麻小事”?i兑给我们听听,分享一下!
关键词:教学实录 命制 接地 无题 学习任务 学生 
《我的作文:别把自己丢了》教学实录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47-I0049,共3页刘德海 
PPT1:天空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刚到十字路口,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横穿马路,一边低头走着一边踢着石子。这时,正好有一辆拖拉机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了。在这千钧一发...
关键词:教学实录 作文 十字路口 英雄形象 拖拉机 小孩 罗盛教 书包 
要素八:作文课堂导入研究——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23-I0024,共2页刘德海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作文课堂更是如此,我们以前的作文课堂粗俗化了:要...
关键词:课堂导入 作文试题 学生 心灵 写作知识 自由练习 导入新课 承上启下 
高效课堂一组团:写作心理研究——基于心理视角的课堂教学突围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25-I0027,共3页刘德海 
先看一个写作主体的心理图示 读者牵制学生、学生服从教师、教师迎合读者,这是一个可怕的连环,谁也不情愿突破这个“游戏规则”,谁都被束缚着,解放不了,戴着镣铐小心翼翼地迈着碎步。读者在“标准评价”,评出来的文章没有“味”...
关键词:写作主体 心理视角 课堂教学 心理研究 高效课堂 课堂模式 作文教学 “游戏规则” 
批判与反思一:模式的建构与突围之惑——又是“祥林嫂”,又是《乡愁》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I0004-I0005,共2页刘德海 
【导言】作文教学涉及的问题,如一个迷阵,让进入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看到出路,都可以看到亮光在闪烁。但无论你从哪条路出发,却总不可以—直走下去,走到自己理想的境地;无论你将哪束亮光放大,照见的总是眼前或脚下局...
关键词:作文教学 《乡愁》 祥林嫂 反思 批判 突围 理想 盲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