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GJA104014)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平唐芬芬王川陈文香代晓容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职教论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与职业》《广东教育(职教)》更多>>
相关主题:职业教育本土化本土化发展沟通现代职业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的视角被引量:15
《职教论坛》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任平 代晓容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GJA104014);主持人:任平;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编号:BJA110081);主持人:廖益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经济和产业、个体发展以及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多种类,涵盖初、中、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存在诸如职业教育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与沟通失衡...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 普职沟通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知识论基础被引量: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9,33,共10页王川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GJA104014;课题主持人:任平);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职教类师范生隐形知识结构及管理研究"(编号2012JK050;课题主持人:陈丽君)成果之一。本文作者是该两项课题的主要参加者
自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育内容一直是学校功能最直接的体现。按何种标准选择、组织、传授知识内容,成为学校课程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必须研究职...
关键词:知识论 知识本位 标准本位 编码理论 集合课程 整合课程 
引进与提升:项目教学法与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被引量: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104-106,共3页林明仙 任平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GJA104014)
项目教学法目前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中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教学内容,以工作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等成为其特征。面对目前仍习惯以学科教学为主体的职业院校教师的现状,拓宽和加强职业院校师资的培...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职业院校教师 素质诉求 
论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118-120,140,共3页任平 陈文香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JA104014)成果之一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发展。任何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革都需以课程为中介来加以实现和落实。本文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即课程计划付诸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拟从广义的课程实...
关键词: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 课程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
《广东教育(职教)》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李德富 任平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GJA104014)成果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自2007年秋季实施以来,对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政策内容、施行效果、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等方面作出评价与分析,供政策制定与完善作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职 国家助学金 评价 
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被引量:4
《职教通讯》2011年第21期57-60,共4页陈文香 任平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14)
黄炎培先生在长期的职业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指导着中国职业教育在动荡的社会中艰难发展,开创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作为其职业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对我国...
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 课程思想 
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被引量:6
《职教通讯》2011年第13期27-30,共4页喻忠恩 林幸福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14)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合理把握课程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作为"类"的教育,应坚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现实功能相匹配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想化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人们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迷失方向的本...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社会本位 价值取向 
1949-1966:我国职教课程的本土化发展被引量:1
《职教通讯》2011年第13期31-34,共4页唐芬芬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14)
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我国职教课程遵循立足本土、学习苏联的战略方针迅速发展,经历了体系构建、课程发展"大跃进"以及整顿发展三个阶段,呈现出满足政治需要的课程功能,文化普及和技术提升并重的课程内容,立足本土、批判借鉴的课...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 本土化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本土化改革的思考被引量:4
《职教通讯》2011年第13期22-26,共5页王金梅 王川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A104014)
今天,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从学校规模扩大和学生人数增长过渡到了教学质量提高和专业内涵提升上,而课程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职教课程理论,但只有经过学术界的本土化"扬弃"...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理论 课程开发 本土化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17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和特征探析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23期5-6,共2页唐芬芬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职业教育本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任平。(项目编号:GJA104014)
文章指出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通过采取整顿和改造职业教育、多种途径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多种方式实施职业教育内容等策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侧重政治需要的职业教育功能观、文化普及与技术提升并重的职业教育目的观、...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后17年 职业教育 发展策略 发展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