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作品数:2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文江王德鹏赵和生韩彪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改革教师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教育》《物理教学》《教育学报》《小学语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什么是成功的课改——谈课改的成功之路
《体育教学》2010年第10期24-25,共2页李文江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渴望成功。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努力,一种归属。成功就是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或者说健康地沿着目标一步一步地迈进。此次课改国家提出了六大改变,
关键词:教育事业 成功之路 课程改革 教育发展 
小学生“立正”动作“脚尖不分”需要纠正
《体育教学》2010年第7期70-70,共1页李文江 
笔者曾经对小学两个三年级教学班学生一次完成立正动作的正确率(脚跟靠、脚尖分)进行统计,一个班正确率23%,另一个班也只有25%。学生大面积地出现错误动作,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从小已经养成两脚平行站立的习惯;二是在小学一二年级...
关键词:错误动作 小学生 体育课学习 正确率 三年级 二年级 教学班 平行 
在动态体育课堂中搞好即时评价应关注的几个点
《体育教学》2010年第3期47-48,共2页李文江 
即时评价作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评价形式,其使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心理与效果。即时评价就要考虑即时性,还要考虑课堂的动态性。动态更能反映即时,即时也能体现动态。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动态性 使用频率 学习心理 合理性 即时性 学生 
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用教材教?被引量:1
《体育教学》2010年第1期29-30,共2页李文江 
在新课程体育教学中,提倡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与思维方式,给传统体育课堂带来了冲击,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挑战。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实现用教材教呢?认识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教材,什么...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教材 体育教学 思维方式 教学习惯 教学素养 新课程 传统 
有效体育课教学的三部曲:目标预设、实施、达成被引量:1
《体育教学》2009年第5期43-44,共2页李文江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实验的基地,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主阵地。课改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地从形似走向神似,从热热闹闹走向有效学习。那么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教学呢?思考这一问题,从目标...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 三部曲 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 课程实施 学生学习 有效学习 有效教学 
对高中选项教学田径必修学分教学的几点思考
《体育教学》2009年第2期26-27,共2页李文江 
在高中体育课改实验中,田径系列作为必修的内容提出,要求学生在水平五体育与健康课11个学分学习中必修1个学分。必修就是必须学习,这是国家对水平五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的要求,那么田径这一学分如何获得呢?实践中不少老师思考的...
关键词:选项教学 高中体育 学分 田径 体育与健康课 学习内容 学习评价 课改实验 
把讲台让一点空间给学生——“三疏双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教育》2009年第2期50-51,共2页王德鹏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其关键环节在于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交往氛围,其核心问题在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因此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学生学习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交往 实践 讲台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实效性 
践行课堂教学行为变化的着力点
《物理教学》2007年第1期16-16,13,共2页韩彪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中,如何做到不盲从,不乱方寸。抓住课程改革的糟髓,施好力用好劲。真正实现从理念到行为上的转变。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 教学环境 课程改革 新课程 教师 
把握着力点,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回归教学
《天津教育》2006年第7期39-40,共2页王德鹏 
关键词:教育科研工作 学校发展 教学实践 回归 校本教研活动 “成功教育” “理解教育” 课程改革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建议
《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5年第7期24-26,共3页王德鹏 王永春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实用、开放...
关键词:人教版 数学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 下册 教学建议 小学 教学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