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话

作品数:585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平王贺玲王尚文陈先云赵谦翔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重组教材 充分发挥“例文”和“例话”的作用
《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5期17-17,共1页凤丽娟 
“读写例话”标明阅读和作文明练的重点,指导阅读和写作,同时确定重点课文作为“例文”。如何上好“例文”.充分发挥“读写例话”的作用,是完成阅读和写作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例文 阅读 “读写例话” 重组教材 课文 作文 写作教学 指导 重要环节 任务 
第八册第四单元教学建议
《小学教学研究》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许秀丽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材包括两篇讲读课文《我们家的猫》、《麻雀》,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女邮递员的信》,一则“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4”。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要紧扣重...
关键词: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 阅读课文 邮递员 麻雀 基础训练 小学语文 单元 读写例话 讲读课文 
对《读写例话》的编排与教学的一点思考
《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第6期6-6,21,共2页冯发柱 
人教版小语教材从中高年级开始,每组后面编有“读写例话”,每篇“读写例话”的内容均由编者撰写。这样编排自然有许多益处。但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主动对“读写例话”的编排进行改革,其基本设想是教材上不再编出由编者事先写好的...
关键词:读写例话 训练项目 编排 训练过程 具体内容 学生学习 现行教材 回顾 主要内容 实践探索 
加强速读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小语第九册教材学习体会
《小学教学研究》1997年第12期8-9,共2页童升远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新安排了一项阅读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即速读的训练,并通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读写例话”等对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下面谈谈笔者学习新教材的一些粗...
关键词:速读训练 阅读能力 速读能力 义务教育 新教材 小学语文 阅读速度 精读 读写例话 整体阅读法 
“读写例话”的学法启示
《小学教学研究》1995年第9期14-15,共2页邓清复 
以“读写例话”为重点训练项目按单元安排课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特征。“读写例话”以一种课型出现,对它所在单元的训练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述。这为有序有效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供了蓝本和依据。现在站在学法指导的...
关键词:读写例话 学法指导 主要内容 讲读课文 启示 学习方法 小学高年级 训练内容 教材编排 读写训练 
读、说、议、改“一条龙”——使用江西抚州地区“能力训练”《作文》教材的体会
《小学教学研究》1995年第1期17-18,共2页吴瑜 
抚州地区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创造性地单独另编《作文》。每一单元分习作例话、习作例文、病例分析及写作训练四大块。这四大块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师以教材为凭借,系统地进行作文教学,既生动活泼又具体深刻,学生...
关键词:能力训练 抚州地区 病例分析 作文教学 学生 教材 例话 写作训练 小学语文 例文 
读写例话《前后照应》教学设想
《小学教学研究》1992年第5期6-7,共2页刘钟政 
《前后照应》是五年制第八册第八组课文的“读写例话”。“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读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这篇课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初读课文,理解“前后照应”在初读课文时,先重点指导学生读首末两个...
关键词:前后照应 教学设想 第一自然 子概念 张作霖 概念分析 基训 叼口 高贵品质 末段 
联系·渗透·实践——“读写例话”教学体会
《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第8期8-9,共2页章师亚 
“读写例话”是关于读、写知识及其方法的概括和提炼,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理论教材。如何上好“读写例话”?我的教学体会是: 联系——拓宽教学思路。不是教这篇“读写例话”,就只在这篇中打转;教那篇,就只在那篇中打转。而是做...
关键词:理论教材 训练项目 重点项目 理性阶段 对应项 讲读 操作课 法刀 月光曲 写作训练 
语文教学中延时反馈教学例话
《小学教学研究》1989年第5期14-14,共1页朱瑛 
延对反馈指在某些情况下,有意拉长信息反馈的时间。目的在于提供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它能起到及时反馈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纠错。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看法(解答)有误时,教师不是立即否定,而是...
关键词:信息反馈 我爱 你怎么知道 申国 求异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