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需要

作品数:1992被引量:219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剑汝秀梅王薇李佳丛春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课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学音乐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的实践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第11期143-146,共4页马颖 
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常见的现象是:低年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学习兴趣浓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下降。课堂中进行歌唱、舞蹈、创作等表现时,很多学生很被动、木讷。出...
关键词:自主学习 心理需要 音乐课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创建优质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7期36-36,38,共2页陈艳红 
创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功利、依赖、自卑、傲慢、逃避等不良学习心理症状.而这些需要必须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和理解,笔者认为只有科学地满足...
关键词:学生心理需要 优质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 心理气氛 
从“心”出发,构建生本体验心理课堂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8年第3期92-93,共2页邱雅琴 
心理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课堂生命流动的主宰,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师生在其动态的活动中共同体验、感悟、成长、提升。每节心理课都是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课,推动着每个生命的自感自悟、成长发展。虽然心理课堂本身...
关键词:生本课堂 心理需要 偶发事件 
让体验充溢小学美术课堂——以《蜻蜓飞飞》教学为例
《福建教育》2017年第44期45-46,共2页林豪 
“美术体验教育”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要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学习情景、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的创作活动之中。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体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形成独...
关键词:美术课堂 美术教学 小学 创作活动 艺术表现 心理需要 体验教育 学习情景 
巧设教学情境 增强课堂趣味性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4期120-120,共1页林彩玲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上,创设生动的、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注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受...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 趣味性 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心理需要 教学效果 学生 
激励性评价语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3期178-178,共1页卢爽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老师和家长表扬,尤其是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学校生活的时间相当长,所以老师对他的评价,尤其是肯定性、表扬性的评价他们就特别在乎,而他们一般不大关心自身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老师表扬一句胜过...
关键词:学生成长 激励性评价 评价语 学习生活 学校生活 心理需要 积极情感 课堂效率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被引量:3
《教育》2017年第2期40-40,共1页吴国良 
叶圣陶先生说过:“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所以,教师想要改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活” 小学 被动接受 探究活动 亲身体验 心理需要 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情感培养
《福建教学研究》2016年第5期4-5,共2页谢姬莉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同时新课标也把学生在学习中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情感培养 激励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改革 消极情绪 心理需要 
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上的小主人
《神州》2016年第26期38-38,共1页蒋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命发展需求的转变,课堂教学发生改变。“生本课堂”成为目前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发学生质疑,体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欲望,真正落实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课...
关键词:学生质疑 数学课堂 主人 课堂教学 生命发展 教学发展 心理需要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中赏识激励的意涵与策略
《科学咨询》2016年第33期63-63,共1页陈文 
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多年,但许多课堂仍然摆脱不了“教师讲得累,学生却无动于衷”的沉寂景象。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必须采取赏识激励的策略。一、课堂教学中赏识激励的核心意涵赏识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激励 新课程改革 课堂学习 教育教学 心理需要 学生 孩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