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观

作品数:883被引量:99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红珍陈柏华董旭午李志超朱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5年第2期33-33,共1页王中原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用课程资源教”是“用教材教”教材观的优化与升级。广泛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学科教学活动,能够营造对学生成长有积极影响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
关键词:教学实施过程 用教材教 教材观 课程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 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 重要载体 
总体性教材观:媒介变迁与教科书编写实践——以《视听传播教程》为例
《新闻世界》2024年第11期106-109,共4页罗锋 刘双 
安徽省2022年度省级质量工程教学创新团队《纪实影像创作教学团队》(2022xjzlgc070);一般项目《面向一流专业建设的新闻传播实验课程体系改革》(2022jyxm058)阶段性成果。
教材编写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变迁,新闻传播类教材建设面临更高倍速的“新陈代谢”。本文以《视听传播教程》编写实践为例,探讨媒介变迁与教材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强调数智时代教科书建设需秉持总体性...
关键词:媒介变迁 教材建设 总体性教材观 
论胡适的中学语文教材观及其价值
《中国教师》2024年第11期20-24,共5页雷路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编号:22&ZD309)研究成果。
胡适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开创者,他关于国文教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教材编写方面,胡适认为教材的编写要在新文学的背景下进行,要规范标点符号,使用白话文;在教材内容方面,胡适厘清了国文教材与文言教材的选文、编写形式等重要问题,...
关键词:胡适 语文教材观 国语文教材 文言教材 
强化中小学教材使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被引量:6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8期9-12,共4页莫景祺 王艳芳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建构中国特色教材观的历史经验研究”(课题编号:BBAA21052)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各学科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如何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当前中小学教材使用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教教材”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随意调整教材甚至...
关键词:教材使用 教材观 课程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 校本教研 
“大教材观”与教材强国建设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03-212,共10页罗生全 吴志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理论及权责机制研究”(AAA210015),项目负责人:罗生全。
建设教材强国不仅要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材体系,还要明确教材理论的相对独立性。为实现教材强国建设理想,应树立起系统、联系、全面、动态的“大教材观”,关注教材建设的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强国战略融合发...
关键词:“大教材观” 教材强国 教材建设 教育强国 教育改革 
吕叔湘语文教材观指导下的初中教材使用策略探究
《语文建设》2024年第S01期73-76,共4页张晓彤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其语文教育思想丰富深刻,既切合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教育实情,又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在时间推进和后人解读过程中不断发展,历久弥新,能够为当下语文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持续...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学 基础教育改革 吕叔湘先生 语文教材观 有效指导 解读过程 教材使用策略 
任务群教学下渐进式落实语文素养的路径
《四川教育》2024年第18期32-33,共2页罗丹 
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启-探-用’教学范式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CJG21A132);四川省心理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项目“唤醒式教育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CSXLH2021065)。
任务群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其借助各个任务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搭建了语文知识的脉络和体系。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过程中特别重视单元内部的联系整合,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年段呈现不同的能力要求,体现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教材观 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 语文能力 语文知识 序列化 渐进式 循序渐进 
兼顾母题共性与个性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部编版七、八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单元为例
《试题与研究》2024年第8期146-148,共3页强五洲 
基于母题开展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建立单元内部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大观念和大视野。教学时,既要关注文本的母题共性,又要关注其独特个性,通过整合多文本,形成语文学习的大单元、大教材、大语文观,通过对母题个...
关键词:母题 大单元、大教材观念 语言、情感、思维价值 审美阅读 
转变教材观,激发语言思维——谈“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黄俊兴 
在新课程改革和“双减”背景下,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找准教学要点,转变教材观,把教材变成学材,把教案变成学案,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引导学生深层阅读,深度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关键词:“双减” 语文教学 教材观 语言思维 
耕读法治专册教材 培养法治观念素养——以八下法治专册第一单元为例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仲伟松 朱锋 
江苏省教研课题“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2021JY14-L216);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力’思想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TY-c/2021/04)研究成果。
《道德与法治》八下法治专册教学,对教师来说,看起来“熟悉”,教起来“陌生”;对学生而言,学起来“懂了”,评价训练时却“懵了”。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容本身偏难的问题,也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走出法治...
关键词:解读 教材观 法治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