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

作品数:443被引量:6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管宏斌冯善斌许丽吴亚生张典兵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灌南县教育中心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宿迁市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写好教后记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1年第12期25-25,共1页李镇西 
教后记,即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性记录,所以也叫“教后反思”。如果说写教案是为上课画一个路线图的话,那么,写教后记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回眸与审视,看看哪些地方走对了,哪些地方走偏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又该怎么走。任何一堂课都应该...
关键词:教后记 教学成长 教后反思 路线图 写教案 反思性 一堂课 
怎样写初中化学教后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年第3期84-84,86,共2页杭益松 
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个人认为教后记就是指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小结,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记录下来的过程.撰写教后记能让我及时归纳和整理课堂教学过程,帮助我找出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关键词:教后记 初中化学 因材施教 文献资料 改进教法 化学教学 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 
《白杨礼赞》教后记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154-155,共2页王海梦 
初中时,学过《白杨礼赞》。上班十年有余,又见《白杨礼赞》。对于这株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初中时,便全文背诵,现在读来也毫不费力,可是解读时却发现自己无处下手。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已...
关键词:环境描写 教后记 《白杨礼赞》 期待值 八年级学生 反问 白杨树 知识点 
构建立体课堂,实现高效语文教学——《月是故乡明》《梅花魂》教后记
《亚太教育》2021年第2期124-125,共2页王翠娟 
通过《月是故乡明》《梅花魂》两课的整合归纳,探究如何建立立体紧致的课堂结构,以适应疫情防控背景下缩时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设置导读提纲、文本整合、群文阅读等方式改变烦琐的通篇通讲,既防止阅读疲劳,又有效地压缩教学时间。为保...
关键词:群文阅读 立体课堂 小学语文 
初中化学老师的“三大法宝”
《东西南北(教育)》2021年第2期172-172,共1页叶招贵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多读、多看、多总结、多思考对初中化学教师的快速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备好“三件宝”:资料库、教后记和错题集。教师持之以恒的将这三件宝物坚持下去并逐渐加以完善,就会有助于教学经验...
关键词:初中化学 “三大法宝” 资料库 教后记 错题集 
《社戏》教后记:把输出学习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0年第9期42-43,共2页殷国雄 
这两年,只要得空,我一定会翻翻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作。其从个人出发的方法论、主观价值论的思想极大改变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现在上课,我一定会先让学生结合文本,从字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结构、主题探究,提出各自的疑惑。只有每个学生输...
关键词:教育教学实践 《社戏》 主题探究 教后记 字词句 篇章结构 主观价值论 还给学生 
《大明劫》教后记:兴衰寻常,医道长存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0年第7期40-42,共3页殷国雄 
因为新冠疫情,寒假特意看完《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我深感先前理解历史的局限:只关注人类活动,不曾了解自然变化,特别是突发气候异常和瘟疫会极大改变历史。鉴于此,复课三周来的阅读课,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明劫》,...
关键词:教后记 气候异常 阅读课 
感受爱 理解爱 学会爱——《紫藤萝瀑布》教后记
《教育革新》2020年第3期29-29,共1页余婕 
我常常想: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师生如何通过文本对话真正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施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习的终极是什么?核心素养的教育切入点在哪里?我想"立德树人"要从课堂教学的点滴做起。...
关键词:《紫藤萝瀑布》 教后记 “立德树人” 
《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教后记被引量:1
《学语文》2020年第1期23-25,共3页吴华亮 
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体会微雕大师王叔远精巧的艺术匠心和精湛的雕刻技术;2.品味语言,认识作者魏学洢精准的文字捕捉和语言表现能力;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卓越成就,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关键词:品味语言 教后记 雕刻技术 《核舟记》 教学设计 艺术构思 教学重点 艺术匠心 
怎样让学生的“学”真正发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后记
《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34期38-41,共4页冉旭忠 
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有所思,思有所得,而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共同思考,是我们竭心尽力追求的愿景。现借助一堂数学课的实践来谈一下我的思考。授课内容为人...
关键词:去括号 一线教师 一元一次方程 教后记 《数学》 课堂的主人 授课内容 人教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