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钟表》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文娟苏瑜叶晓萍吴国平黄宏更多>>
相关机构: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宜兴市城北小学溧阳市文化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文理导航》《数学学习与研究》《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钟表》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年第9期76-77,共2页方新艳 
一、教材分析 《认钟表》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直观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画一画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是大约几时。最...
关键词:教材分析 对象分析 第一课 认读 课堂气氛 林冲 柴进 课件展示 数学语言 文本语言 
例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认钟表》教学案例分析
《文理导航》2014年第9期41-41,共1页张文娟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更加关注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案例分析 《认钟表》 数学课程改革 
将情境进行到底——执教《认钟表》后的点滴思考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22期91-91,共1页唐龙妹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
关键词:教学情境 《认钟表》 《数学课程标准》 执教 教学环境 数学学习 心理品质 能力发展 
其实你该“读懂”他——快乐《认钟表》
《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11期109-109,共1页谢云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关键词:钟表 快乐 小孩 
认钟表
《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3期76-76,共1页卞津静 
【教材分析】 《认钟表》这节课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认钟表》 时间观念 教材分析 观察能力 行为习惯 思想教育 学生 钟面 
“触摸”:适应儿童文化的学习策略——以一年级(上册)《认钟表》教学为例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2期62-63,共2页缪建平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情感的生动活泼的个体,因而都有自己的"文化",需要教师用心触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
关键词:儿童文化 学习策略 学生 钟表 教学策略 上册 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教师 设计 
开放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认钟表》教学设计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7期78-79,共2页黄宏 
关键词:合作探究 时间观念 认读 子钟 自我介绍 学习活动 引趣 珍惜时间 直观教具 敲门声 
“学生经验课程”的案例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1期68-69,共2页苏瑜 
低年级数学办公室,t老师在说刚上的一节课《认钟表》。(这是一年级教材,学生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认识时间,需要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时针指着7,分针还差一些就走到12了,我们就说现在大约7时。时针指着7,但分针超过了12,这个时间也可...
关键词:经验课程 学生 案例 低年级数学 《认钟表》 数学课堂 办公室 一年级 
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座桥
《教育文汇》2006年第6期45-45,共1页盛莉莉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直接反映出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水平。为了能在课堂教学评比中取得好成绩,我可谓煞费苦心,苦思冥想后终于敲定了《认钟表》一课的授课方案: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动手操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关键词:生活 数学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认钟表》 教学评比 自主发现 引导学生 动手操作 观察能力 
《认钟表》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04年第7期42-42,共1页马金梅 
关键词:小学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数学 《认钟表》 时间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